一、导言
要解释什么是3D LUT以及它的作用,那么首先就需要明确什么是LUT,以及LUT是拿来干嘛的。关于LUT的解释和定义,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了,看这篇文章的很多朋友,有很多调色师,色彩工作者和摄影师更是浸淫此道经年,因此枯燥解释我就不做了,我这里尽量用用简明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如果是老手或者是对这种技术文字不感兴趣的,请从第三章看起。
LUT是英文LOOK UP TABLE的简称,翻译过来就是色彩查找表。实际应用中,这个LUT就如同是一个数字化的调色盘,以数字矩阵的形式呈现。利用LUT将输入的数字信号中的色彩信息通过LUT内含的数据和转换公式将输入色彩转换并输出的这个过程,就称为是LUT调色的过程。
硬件LUT和软件LUT
从工作的机制来看,LUT分为硬件LUT和软件LUT。
硬件LUT,即硬件设备,如显示器,监视器,LUT盒子等硬件设备所加载的LUT。硬件LUT直接将色彩经过转换后作输出到屏幕上。所有的显示相关设备,包括电视机,显卡,投影机都自带LUT,只是由于LUT数据的不同,导致输出的结果大相径庭 – 如果LUT的数据不够精确,那么会导致偏色,通俗来说你这个调色盘用来调色的色彩都是不准确的,那么调出来的色彩一开始就是错的;如果LUT数据库不够大,会导致色阶丢失,也会对色彩的准确度产生负面影响,通俗点来说,就是你这个调色盘用来调色的色彩还不够多,那么有些色彩你调不出来。
通常专业一点的显示设备,目前都拥有14Bit(4万亿)以上大小的调色盘;通常的显示设备,包括显卡,则一般只拥有8-10Bit的LUT调色盘。专业的显示设备,还同时开放用户对自带硬件LUT的自定义调整,无耻一点的,这个开放是付费的而且代价不菲(别看了SONY,说的就是你,还有你,你,你,你,你,很多你)。不开放编程的LUT调色盘,则只能按照固定的数据和转换公式对输入信号进行转换并输出。为了区别专业的可编程硬件LUT和不开放编程调整的硬件LUT,以下所说的硬件LUT,都特指开放可编程的硬件LUT。
软件LUT,即通过软件,如达芬奇 Resolve,或者更加普及的MadVR,KODI,甚至摄影用的PS软件等,加载LUT文件,从而将输入的色彩信息通过LUT数据库进行色彩转换,并将转换后的色彩在软件界面内显示。
由于软件LUT相对硬件LUT来说,缺乏对硬件设备的校色和色彩管理,同时对于色阶损失有负面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是生产用户,或者简单说,是拿来干活儿的,那么软件LUT和硬件LUT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如果你是高玩用户,那么你更需要的是硬件LUT,特别是极度精准的可自定义调整编程的硬件LUT。
从应用来看的话,LUT主要应用在以下三个领域:
1,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问题向来是个让人崩溃的问题。同一张图在不同的色彩空间下出现迥异的色彩足以让大多数新老用户崩溃。下图展示了同一张图片在PS下使用BENQ SW270C在不同色彩空间中的色彩饱和度的变化。
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色彩管理的流程。目前较为常见的色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ICC/ICM体系和今天要讨论的主角 – LUT体系。
首先来说说ICC/ICM体系。其实从色彩管理的效果来看,ICC体系和LUT色彩管理体系是一致的,并且ICC体系和LUT体系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可以通过计算相互转换。ICC的工作原理也和LUT极为类似。由于历史原因,在传统的色彩管理流程中,大多数时候我们仍然在采用ICC/ICM体系 – 包括WINDOWS和OSX均是如此。
LUT同样也可以用来做色彩管理。而且由于ICC/ICM体系很难直接应用在视频领域,LUT体系可以完全兼顾平面图片和视频,而且由于LUT携带的数据量更大,尤其是3D LUT,可以调整的色彩参数也更多,也赋予了用户更多的自由度。下图展示了同一张图片在PS下使用BENQ SW270C在3DLUT指定Rec 709时的色彩效果。可以看出使用3D LUT做色彩管理的时候,因为可以自定义白阶,黑阶,色彩空间,GAMMA,灰阶,色彩空间等一系列参数,自由度大的同时,因此图片在饱和度、景深、黑深和对比度上相比传统的ICC色彩管理体系还是有比较大的提升。
除了传统的色彩管理以外,作为色彩管理的一部分,3D LUT,尤其是硬件3D LUT还可以用于校色。具体的校色手段和办法,会在后面具体分析机型的时候做详细的讲解。
通常硬件LUT常用于校色,也可以用于色彩管理和下面介绍的技术工作流程。
2,技术和工作流程应用
通常用于生产流程过程中的应用。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Log和Rec 709之间的色彩转换问题。
在视频处理流程中,有很多摄影器材直接以Log的模式直接输出影像。一般的显示器都没有Log模式,因此在显示器上直接看Log模式的视频的话会导致偏色。这个时候就会用到将Log转为Rec 709的LUT了。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正确的色彩。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这也应该算是色彩管理的职能。需要注意的是,SONY的S Log,松下的P Log,RED的R Log,几乎所有的摄影设备的生产商都有自己的标准。因此即使是监视器的用户,你又有多少个预设的Log模式呢?合理利用LUT这个流程可以解决很多人的问题。
3,设计、创意类
在调色领域,调色师和色彩师对于色彩的调整各自都有不同的风格。类似滤镜但不等同于滤镜,LUT同样也赋予了后期的视频以及图片的创意调色功能。由于LUT本质是一个调色盘,LUT后期调色就是通过这个调色盘去调整输入色彩最后将调整好的色彩输出到屏幕上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调色盘的数据怎么写用户是可以定义的,比如说老毛子的LUT Creator。所以很多创意类的LUT也应运而生。除去视频调色以外,国内也有很多知名的调色师也采用LUT调色的办法来修图片,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只是,创意和设计通常用到的是软件LUT,因此本文暂时不讨论这一类的LUT。
从类型上来分的话,LUT分为1D LUT和3D LUT两类。
1D LUT
1D LUT,简单来说就是LUT的矩阵以一维的方式呈现。他的特点是将输入的RGB色彩通过LUT实现一对一的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RGB三原色各自拥有一个1D LUT表,那么总共在整合3个1DLUT表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对色彩的色温进行调整了。
1D LUT的优点:简单易懂,使用较为方便,入门门槛低。能够调节色温、亮度、对比度、黑阶和白阶等诸多参数。
1D LUT的缺点:数据量太小,无法调整饱和度与色彩空间。
1D LUT加强版 – 3×3 MATRIX(三阶矩阵)
由于传统1D LUT的缺陷,因此三阶矩阵作为1D LUT的加强版被引入。不同于传统LUT在RGB数值上的简单一一对应,在经过三阶矩阵总共九个元素的计算后,得到的输出数值在数据量上有了明显提升,传统1D LUT无法调节饱和度的这个缺陷,在引入了三阶矩阵后得到了有效解决。
|Rin| |RR RG RB| |Rout|
|Gin| = |GRGG GB| =|Gout|
|Bin| |BR BG BB| |Bout|
3×3 MATRIX的优点:在1D LUT的基础上,可以调整色彩的线性饱和度。
3×3 MATRIX的缺点:数据量仍然偏小,无法调整色彩的非线性饱和度,导致校色精度不足和在电影色彩模拟中的色彩局限。
3D LUT
3D LUT,简单来说就是LUT的矩阵以三维的方式呈现。在这个三维矩阵的LUT内,输入的色彩信号经过转换然后再输出。由于3D LUT所携带的数据信息量较大,而且RGB参数的变动是基于同一个LUT的矩阵内,因此变动一个数值会带来其他数值的同步变化。
3D LUT的优点:可以调整几乎全部的色彩参数,完整弥补了1D LUT和3×3 MATRIX的缺陷,满足色彩管理以及电影工业中的苛刻标准。
3D LUT的缺点:运算过程比较复杂,且通过色彩的线性计算方式获得的3D LUT在很多情况下精度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导致网络上一些未经过精心实际测定而是用计算的方法得到的‘免费’或者是‘廉价’的3D LUT在精准度和通用性上都非常差,这也导致了3D LUT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用户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3D LUT 是否一定好于1D LUT?
前面说了很多3D LUT的优越性,那么是否在任何应用中,3D LUT都一定好于1 DLUT呢?其实1D LUT也并未被行业所抛弃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3D LUT的计算和转换过于巨大。以完整的10bit的转换流程为例,如果使用3D LUT的话,那么这个流程就是1024的三次方,就是10.7亿次转换输出,导致无论是计算还是文件都大到恐怖无法在实际中应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仅只能采用17或者64个参考点作为转换输出,那么4913次计算(17的三次方)或者262144次计算(64的三次方)就相对比较常见。但毕竟,这只是参考的采样,相对1024个点无论是17个还是64个都会遭到质疑- 尽管业内认为这样做出来的3D LUT已经足够精准了。
其次,由于3D LUT能够调整几乎全部的色彩参数,包括饱和度,也因为3D LUT在调整过程中,调整一个参数会连带‘牵一发而动全身参数的特性’,所以,3DLUT会扒掉1D LUT美丽的外衣,导致很多色彩工作者在加载3DLUT后突然感觉色彩‘变差了’。这是一组同样的色彩数据经过1D LUT和3D LUT之后展示出来的不同的色彩结果。
三、市场上支持硬件3D LUT的显示设备盘点
前面说了一堆LUT,尤其是硬件LUT和3D LUT的作用和优点,那么市场上有哪些显示设备是支持硬件3D LUT的呢?
LUT BOX
首先必须要说的就是LUT BOX。这个东西相当于是一个外置的硬件LUT,所以他可以把所有的显示设备都变成硬件LUT的设备。但是这东西需要额外的一笔开支,尤其支持UHD的LUT BOX价格相当昂贵,再加上需要外接和专门的软件,导致使用上并不方便,成本也不低。多用于生产用户。
电视
其次就是大家常见的,恩,电视。目前松下和LG的新款旗舰电视都支持硬件3D LUT,因此一些预算不足的情况下,有一些生产用户是用电视来做视频后期的。不过电视本身自带的色彩引擎和背光技术特性,加上I/O特性让电视,尤其是OLED电视的硬件3D LUT色彩管理,也遭遇了不少的挑战。但这仍然是HDR后期调色最廉价的解决方案。
监视器
这也是硬件LUT最为常用的一个地方。监视器的第一品牌SONY,恩,最近因为四川卫视大型翻车的事情被甩锅 – 这也充分说明了色彩管理的重要性,否则再高端的设备也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
SONY的监视器是支持硬件3D LUT但是要额外收费,加上本身价格就不便宜,一般的高玩和生产力用户想交朋友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尊正其实真的便宜又大佬,支持硬件3D LUT是开放的,同样支持的监视器还包括Small HD和Atomos等等。只是对于监视器来说,由于价格以及很多周边设备的专用特性,对于一般的玩家和生产力用户,也同样很难交朋友。
显示器
传统意义来说,显示器相对监视器有很多先天的问题,一般不建议用在视频后期领域。但是前文也提到,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显示器搭载了硬件LUT,这在解决了图片图形处理的校色和色彩管理问题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些专业显示器可以觊觎视频后期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目前在国内外的一些比较专业的视频工作室和剧组中,应用在视频后期中的专业显示器也越来越多了。
第一台号称硬件3D LUT的专业显示器,是EIZO在2009年上市的CG242W,距今已经有10年了。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搭载硬件3D LUT的显示器,几乎都是EIZO和NEC的专利。
在随后的数年里,DELL,ASUS等厂商也都发布了很多带硬件LUT的型号。但是一直到2013年,BENQ发布了PG2401PT,才在四年后打破了EIZO和NEC两家日系厂商对于显示器硬件3D LUT的垄断。
随后其他厂商也跟进发布了很多号称搭载了硬件3D LUT的显示器型号。但是遗憾的是,包括BENQ的第一代硬件3D LUT产品PG2401PT在内,除了EIZO和NEC,其他所有显示器厂商生产的硬件3D LUT显示器在事实上都走的是3×3 MATRIX色彩管理通道,到本文撰写的2019年8月为止,除了EIZO和NEC之外的所有所谓的专业显示器,只有BENQ的PV270和SW270C这两款产品支持,其他的显示器都无法执行真正的3D LUT校色和色彩管理。
明基(BenQ)PV27027英寸IPS屏2K分辨率Rec.709DCI-P399%AdobeRGB色域专业摄影电脑显示器显示屏4999元京东去购买
那么,简单盘点归纳一下,截止到2019年8月,市场上真正支持硬件3D LUT的专业显示器有哪些:
通过这张图表可以看到,截止2019年8月,尽管很多厂商的显示器宣布自带硬件3D LUT,但是并没有把这个功能落实,毕竟3D LUT的落实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这一点,对于本着快销快出货原则的浮躁市场环境下,很多厂商,是不愿意迈出这一步的。但毕竟按照宣传来说,硬件上支持了,那么从软件上落实,也许将来有一天,其他厂商也可能会实现吧。只是根据我得到的消息,至少在2019年我们是看不到了,甚至明年都玄乎。
四、玩转硬件3D LUT的入门显示器 – BENQ SW270C简介
在刚才第三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显示器市场上除了EIZO和NEC的专业显示器之外,也就只有BENQ的两款产品支持硬件3D LUT。对于EIZO和NEC的专业显示器来说,除了一些特殊渠道,价格相对都比较高高在上,对于一些用户来说,想交朋友也确实有一些难度。因此BENQ的这两款就进入了我的视线,那么到底BENQ的相对便宜的产品是否可勘一用?他和其他的专业显示设备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准和等级,也都是我比较好奇的。毕竟,深挖视觉设备的色彩表现,帮助产品按行业科学归类,切实对市场的产品和发展做出中立评价,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由于PV270上市时间较早,也几乎是过了市场的热点,而且相对参数比较中庸,暂时就没有测试它。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SW270C,这是一款今年新上市的新品,7月底才正式发售。说起这台机器的来源也是有缘分,在今年北京的PE展览上,在参观完EIZO的展台后,对面正好是BENQ的展台,对于这款产品才有了一点了解,加上最近几年正好也在研究3D LUT的相关应用,所以才有了这一篇文章。
SW270C属于BENQ的SW系列,主要针对摄影摄像用户的专业显示产品。我在之前也体验过SW240,一款比较中规中矩的产品。但是对于SW270C,由于最新加入了硬件3D LUT的支持,应该说,BENQ还是对专业市场有极大的野心。
如果只是看屏幕本身的官方参数的话,就目前的市场来看,似乎SW270C的亮点并不多。27寸IPS,99%AdobeRGB,1000:1原生对比度,10 bit,这对于一台定位中高端的专业显示器来说,已经属于基本标配了。
真正的亮点在这里:
16 Bit 3D LUT,支持硬件3D LUT,同时支持24/25P视频回放。两个HDMI 2.0,一个DP 1.4,一个USBTYPE-C支持60W的PD,甚至还有一个SD读卡器。同时他还支持HDR10 – 虽然亮度仍然只有300CD。如果只是从这个参数和接口来看,SW270C简直就是一个升级了接口,升级了HDR10,取消掉了内置校色器的EIZO CG277。当然实际表现怎么样,我们接下来就知道了。
五、开箱和色彩第一印象
这个箱子奇大无比,甚至远远超过了EIZO的箱子,和NEC的有的一拼。其重无比,用的瓦楞纸箱材质和工本必须点赞!见过太多EIZO因为包装过于单薄被运输KO了。BENQ的这个到手没有任何问题。
铭牌信息来看似乎是欧行荷兰版。
打开箱子有一个精致的黑色小信封。有一种类似VIP函的即时感。
信封内装着校色报告。从出厂报告的数据来看,相当惊人。几乎就是EIZO CG级的表现了。
随机赠送的线材包括DP-MINIDP,以及TYPC-C线。此外还有第二代分离式OSD控制器,这个东西十分好用,反应灵敏而且操作很便捷。也为边框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随机还赠送一个遮光罩。材质还不错,这点还是比较走心的。
屏幕和底座本身是分离的。合体后的场景。底座预留了OSD控制器的位置。产品本身采用三面窄边框,边框下方还是有一个下巴,但是还算贴合比较紧,没有太明显的缝隙。材质相对SW240又有提升,总体进步还是十分明显。
开机点亮,瞬间一个大惊喜,恩,支持4K@60HZ。这甚至比CG277都要牛逼了 – CG277打鸡血Upscale上去也只有30HZ。
不过别高兴得太早,这是因为产品采用的芯片导致的,实际上刷到4K会出现字体虚化的问题。在4K界面停留了一阵,最后仍然还是切回了2K分辨率。这个毕竟和CG277那个通过了NAB认证的4K还是有区别。不过,也算是个惊喜吧,至少看4K视频的时候,对于来说,也许可以做到‘’点对点‘’。
进入工程菜单,此时产品的工程信息出现了。
面板采用了我们所熟悉的LM270WQ6-SSA1。老朋友对这个应该就非常熟悉了。
正好UP2716D我在之前的评测也评测过,正好在这里也可以做一个对比,看看BENQ能把这个屏幕玩出什么花活儿来。
戴尔(DELL)UP2716D27英寸2K高清显示屏专业级广色域旋转升降IPS屏液晶显示器黑色4299元京东去购买看百科
六、均衡表现
和之前的评测有所不同的是,SW270C的官方宣传在重点突出说明其均衡性表现。
由于在之前对于SW240的评测中,SW240的均衡表现一般,而采用SW270C同样屏幕的DELL UP2716D在之前的测试中更是表现拙劣,因此先来检验一下SW270C的均衡度,看下是否名不虚传。
在SW270C的OSD菜单中,我比较惊讶的是并没有发现独立的均衡开关选项,考虑到厂商的宣传,我个人认为均衡控制应该是默认已经打开了,并且并不对用户开放。这一点和早期的EIZO产品很相似。
我首先按照印刷和影视领域的明文规定要求,将屏幕划分为5×5的区域,测量每个区域和中心区域的亮度、白点色温和色度偏差,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采用dE2000作为标准。使用i1 Display Pro,在经过i1 Photo Pro 2的光谱矫正后,利用DsiplayCal对SW270C默认的AdobeRGB模式进行均衡检验,25个区域,每个区域均测试25%,50%,75%和100%四个等级的灰度。取四个等级中偏差最大的一个数据作为该区域的亮度、白点色温和色度表现,结果如下:
首先是亮度均衡,以百分比为计量单位,计算各个区域亮度和中心区域亮度的百分比差距。一般认为各个区域内10%以内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如果数字和中心区域偏差过大,那么屏幕上就会出现亮区和暗区,影响图像质量和显示品质。在印刷出版领域,这个阈值的明文规定是屏幕其他区域和中心区域偏差不能超过10%;在视频后期领域,这个阈值的明文规定就是屏幕其他区域和中心区域偏差不能超过5%。
BENQ的自信心得到了验证。SW270C的默认亮度均衡表现极为出色。除了有一个区域无法达到变态的I级监视器标准外,其他所有区域的亮度偏差都保持在了5%以内。完全满足印刷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图片和视频后期处理的需求。
其次是色温均衡,以dE00作为计量单位,计算各个区域的白点色温和中心区域的差别,以dE00色差值作为参照依据。在最新的印刷出版领域标准下,图片印刷一般建议各区域的色差最大不能超过4且相邻的两个区域不能超过1。如果超过4或相邻的两个区域超过1,则屏幕上冷暖不均衡区域,就视觉上看就比较明显了。
应该说色温均衡SW270C表现得是极好的,所有的区域的色差都被控制在了3以内。稍微美中不足的是变态的印刷标准要求的相邻两个区域的色差不得超过1,以至左边有四个区域的表现稍微不那么如人意。尽管如此,对于大屏幕液晶这种技术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结果了,尤其对于摄影和视频用户来说的话,这已经是相当好的结果了。
再次是色度均衡,以dC作为计量单位。这个数值是计算屏幕各个区域和中心区域色纯之间的差距,dC和之前的dE之间的参数是可以转换的。数字差距越大就说明屏幕区域有杂色,那么屏幕大花脸的概率就比较高了。在视频后期领域,这个阈值的明文规定就是最顶级的屏幕其他区域和中心区域偏差不能超过2.6;次一级的不能超过4,再次则无法达到视频后期制作监视器的标准。
色差表现同样出色,除了I级监视器那种变态之外,妥妥达到视频II级监视器的标准。
有句话叫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么我们来看看SW270C的出厂均衡和之前我测试过的显示产品在同等条件下的对比吧:
从数据上看,SW270C在同样开启均衡表现后在一众专业显示器里表现较为中规中矩。虽然个别指标略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类比下来的结果要比DELL双雄 – UP2718Q和UP2716D都强出一截。唯一各方面都碾压SW270C的就只有NEC的旗舰PA271Q– 价格差不多是SW270C的两倍~~~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SW270C标榜的均衡稍微有点不以为然?其实看看官方零售价的1.8万的UP2718Q的表现,心里就平衡了。另外,在之前的测试中,除了EIZO和NEC这两个品牌的专业显示器之外,其他所有的产品都无法在硬件校色的过程中开启均衡。那么SW270C能否突破这个掣肘,我们来看一看。
首先仍然是亮度均衡,以百分比为计量单位,计算各个区域亮度和中心区域亮度的百分比差距。一般认为各个区域内10%以内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如果数字和中心区域偏差过大,那么屏幕上就会出现亮区和暗区,影响图像质量和显示品质。在印刷出版领域,这个阈值的明文规定是屏幕其他区域和中心区域偏差不能超过10%;在视频后期领域,这个阈值的明文规定就是屏幕其他区域和中心区域偏差不能超过5%。
在亮度均衡这个指标上,SW270C在经过了硬件校色后,均衡芯片的结果仍然得到了保留。总体表现和校色前的状态不相上下。
其次是色温均衡,以dE00作为计量单位,计算各个区域的白点色温和中心区域的差别,以dE00色差值作为参照依据。在最新的印刷出版领域标准下,图片印刷一般建议各区域的色差最大不能超过4且相邻的两个区域不能超过1。如果超过4或相邻的两个区域超过1,则屏幕上冷暖不均衡区域,就视觉上看就比较明显了。
色温均衡这个指标上,开启硬件校色后相对开启前的表现要稍微差一点,但是总体上25个区域没有一个超标。只是部分相邻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对于眼睛敏感和用于出版印刷领域的用户来说,会看出来。但是对于影视后期以及摄影修图的用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再次是色度均衡,以dC作为计量单位。这个数值是计算屏幕各个区域和中心区域色纯之间的差距,dC和之前的dE之间的参数是可以转换的。数字差距越大就说明屏幕区域有杂色,那么屏幕大花脸的概率就比较高了。在视频后期领域,这个阈值的明文规定就是最顶级的屏幕其他区域和中心区域偏差不能超过2.6;次一级的不能超过4,再次则无法达到视频后期制作监视器的标准。
色度均衡的表现相对硬件校色前稍微要差一点,但可以看到,均衡芯片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总体来说各个指标都没有超标,至于I级监视器的标准,那都是很贵的东西了。
来看看SW270C在硬件校色后和其他评测过的硬件校色专业显示器在同等条件下的对比吧:
应该说SW270C做到了硬件校色的同时开启均衡的表现。除了EIZO和NEC之外,还有DELLL的真正旗舰型号,BENQ应该是第四家可以做到的。在不考虑EIZO和NEC的变态的情况下,相对同类专业显示器产品,比如SW240和VP2771这类的产品 - 由于硬件校色和均衡控制无法共存,表现相对就差了不少了。有意思的是DELL的UP2718Q,校色过程中开放了针对屏幕的25区域单独均衡矫正选项,导致硬件校色后均衡表现相对校色前开启均衡芯片的表现提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应该说,SW270C的均衡表现,也确如其宣传所说的那样,总体表现不错,满足其对摄影用专业显示器的定位。
七、出厂色彩表现
BENQ的出厂色彩从去年开始就呈现出相当不错的势头。来看看这款SW270C的出厂色彩表现。首先将显示器回复工厂模式,使用i1 Pro 配合Lacie Blue Eye Pro和CalMAN对每一个模式进行测试,几个较为常用的模式结果如下:
爱色丽(X-Rite)i1DisplayPro校色仪专业广色域显示器投影仪笔记本色彩管理色彩还原1999元京东去购买看百科
从这个综合对比来看,SW270C出厂的AdobeRGB模式和sRGB模式表现十分出色。Rec 709表现也非常不错,出厂dE〈1.5。不足的地方是和P3相关的两个模式,由于P3实际覆盖率只达到了90%左右,并未达到官方宣称的97%,因此偏色的程度相对大一些。因此,用户如果要想要和MAC体系的显示设备做匹配或者组多屏的话,这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下面来仔细分析一下SW270C最佳表现的AdobeRGB模式。出厂dE〈1,色温、色域覆盖都让人惊叹,AdobeRGB模式下UGRA认证也全面通过。应该说这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由于快速测量的方式过于简陋,色块也太少没有说服力,这里我们使用DisplayCAL校色软件针对色彩表现最好的AdobeRGB模式做一个深度的分析。首先,用分光计为分色计i1 Display Pro制作一个单独针对SW270C的矩阵文件进行矫正;再加载官方的ICC文件,用DisplayCal测量490个色块,以dE2000为标准来进行深度检验(这里请特别注意的是,单独使用分色校色器或分光校色器针对屏幕进行校色和测量都存在缺陷。分色校色器在缺乏分光计提供的显示器连续光谱特性的矫正或者校色软件中关于显示器光谱曲线特征的支持下,校准和测量的结果通常是不准确的,包括柯尼卡美能达等价值高达六位数的分色校色仪在内。尤其是白点的判断,有时候甚至会误差接近上千K,在另外一篇横向对比i1 Display Pro和蜘蛛5蜘蛛X校色器对比的时候我已经有过验证。因此,对于很多测试中的色差测量数据甚至包括工厂的出厂校色单,在排除造假的前提下,都请客观理性看待)。红色代表超标不合格。
即使是经过了490个色块和dE2000标准的严格考验,出厂的AdobeRGB默认的色差仍然〈1。
鉴于摄影和图片的色彩空间重点基于AdobeRGB和sRGB这两个模式,接下来我们将首先分析我测试过的一些显示器基于AdobeRGB和sRGB模式的横向对比。在dE2000体系中,色差均值小于1,最大不超过3,白点偏差最大也不超过3,被视为是非常好的结果;色差均值小于1.5,最大不超过4,白点偏差最大也不超过2,被视为是可接受的结果。
应该说,SW270C的出厂色彩还是非常出色的,尤其在色差均值表现上更是可圈可点,考虑到绝大部分的应用场景,应该说出厂的色彩准度,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同时,这也验证了厂商在宣传中未产品标定的色彩值。只是在白点的把控上要稍微拖了后腿,加上P3模式的问题,因此对于要求比较严格的用户来说,还是建议校色。
八、传统软件校色
这里使用i1 Display Pro+DisplayCal进行软件校色,针对i1 Display Pro进行矫正。为了提高校色精度,选择了4954个色块来进行Profile,整个校色时长两个多小时 – 对于i1 Display Pro来说,这个结果已经足够好了。
托福BENQ的第二代OSD控制器,终于摆脱了用力伸手的窘迫,一顿猛操作,dE00显示0.3,可以接受了。
因为出厂模式的P3模式相对比较差,因此重点针对P3色域进行了校准,从色域的覆盖表现来看,并不如人意。应该说LM270WQ6-SSA1这块面板并不适合用在P3的环境中。
使用软件校色必然会导致色阶损失-有些朋友喜欢用色阶压缩,其实是一个概念。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在本次校色中损失掉了20.6%的色阶,剩余约79.4%。一个不怎么让人满意的结果。
软件校色的结果倒是基本让人满意,在基于490个色块的验证下,dE2000色差均值〈0.3,灰度色度偏差也〈0.5。但是由于受到均衡芯片打开的影响,对比度损失惨重,仅剩下410:1。
接下来类比几个产品在传统软件校色中的表现:
总体来说从校色表现来看,SW270C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由于色阶在校色过程中损失过多,因此不建议对P3这个指标采取软件校色的办法。好在我们还有硬件LUT,因此软件校色的差强人意也就无所谓了。
九、硬件1D LUT/3×3 MATRIX
在前面章节,我提到了硬件LUT的作用和功能。SW270C是一款自带硬件3D LUT的产品,而且为硬件LUT的编程,厂商方面提供了一款免费的校色软件 - Palette MasterElement,以下简称PME软件。在之前测试SW240的过程中已经使用过了,如果是老一些的BENQ用户应该对这个软件是比较熟悉的。只是PME这个软件本身并不是真正在编程3D LUT,而是走的1D LUT的加强版 - 3×3 MATRIX。不过用户也不必在这个上面纠结,专业显示器原厂自带的校色软件除了EIZO和NEC之外其他各个厂商到目前都是走的是3×3 MATRIX,包括在视频专业显示器领域混的风生水起的HP,也是这个路数。
启动这个软件后,先以AdobeRGB作为目标,用i1 Display Pro先走一次硬件校色。
校色完成后利用PME做了一次验证– dE的色差均值小于1,色温在6478K左右,应该说还不错。
不过由于PME自带的检验系统测定色块太少,因此我也用了其他软件作为辅助进行了额外的校验,基于在SW240上遇到的经验教训,在使用i1 Display Pro分色校色器校准的同时,我也使用了i1 Pro 2分光校色器对SW270C进行了补充校色。以下是分别使用两种校色器校色的对比:
爱色丽(X-RITE)i1PublishPro2工业级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色彩管理色彩还原校色仪19999元京东去购买看百科
本次测试中我开始追加使用CalMan来进行色彩的检验,这也是国际知名媒体逐渐开始普及的一个测试用软件。从CalMAN的色彩校验来看,使用两种不同的校色器出来的结果差别还是存在的。用分光计校出来的SW270C的色差均值仅有0.7,而且色差偏差最大的色块也都在标准范围以内。
在针对印刷标准的检验中,分色计校色后未能通过 – 问题仍然主要出在白点上。但是分光计轻松通过。这种状况可能由于是PME软件缺乏对于校色器和显示器的标定导致。因此,基于目前的这种状况,更建议用户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校准SW270C,从测量报告来看,各方面的校色效果都要好于分色计直接做硬件校色的结果。此外,校色完成后对比度仅剩不到500:1,应该是均衡芯片导致的一个负影响。
类比一下几个型号的硬件校色后的色彩深度分析。所有数据均来自于硬件校色后,使用DisplayCAL490个色块的验证结果。验证校色器为i1 Display Pro(经过i1 Pro 2针对显示器的光谱特性制作了矩阵来矫正)。在dE2000体系中,色差均值小于1,最大不超过3,白点偏差最大也不超过3,被视为是非常好的结果;色差均值小于1.5,最大不超过4,白点偏差最大也不超过2,被视为是可接受的结果。
从对比中可以看到,在更换分光校色器后,SW270C在基于3×3 MATRIX的硬件LUT校色中,相对其他产品还是很强的。从校色的结果来看仅次于第一军团的NEC,色差均值也控制在了〈1这个规格上。应该说,经过不断的改良,PME的校色引擎比我之前测试SW240的时候又有所进步。不过出于对色彩靠谱的要求,用户目前还是建议使用分光计为妙。
十、玩转硬件3D LUT
在之前的论述中,我大概讲了一下硬件3DLUT的功能和作用。SW270C本身是支持硬件3D LUT的,只是原厂搭配的PME软件并不支持。好在第三方软件支持,这里我使用了来自英国的LightSpaceCMS(以下简称LS) – 注意这个软件并不是免费的,完整版的软件协议要价人民币折合18,000元左右,妥妥的生产工具。
3D LUT的创建流程简单分为预建– 显示器Profile – 3D LUT的创建和加载 – 色彩验证等四个步骤。这里只谈谈主要的显示器Profile和3D LUT流程。
在LS的界面里,最大可以选择21个参考点对显示器进行Profile,三次方后一共9261个测量点,耗时超过6小时。为了节约时间,17个参考点,三次方后4913个测量点也足够了。整个显示器的Profile过程耗时3个多小时。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为你的显示器的3D LUT创建1对1的色彩数据库。
显示器Profile完成之后,会生成一个Profile的文件,然后选择创建3D LUT,可以在基于这个Profile文件任意选择你想要输出的色彩空间,白色亮度,黑色亮度,等等等等参数,功能十分强大。 -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创建3D LUT了。
创建完成后可以在预览看到3D LUT的一个演示图。可以看到3D LUT在色彩转换过程中的轨迹。
直观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加载3DLUT之后,由于指定色彩空间是REC 709,因此饱和度相对校色前一个大概有110%AdobeRGB的色彩空间饱和度有了下降,过度也明显平滑了很多,只是由于BENQ没有预校色/调色的解决方案,也没有内部源,因此这个3D LUT有一些断面,可能会导致极个别色彩的偏差。解决办法是后期对3D LUT进行调整,不过那需要购买完整的LS软件协议,余的荷包在颤抖~~~
为了把3D LUT加载到显示器或者其他显示设备里去,这里需要一个真正的3D LUT文件。LS可以将生成的3DLUT以文件的方式输出,可以满足各种设备的格式,包括各种LUT盒子,LG和松下的电视,等等等等。这里为了和BENQ的显示器建立通信连接,选择标准的LS格式。
最后就是把这个文件直接上传到BENQ的显示器中了。BENQ的SW270C仅在校准3这个设定内支持硬件3D LUT的调整。上传完成后,SW270C的校准3模式,现在可以尽情享受硬件LUT带来的各种便利了。
那么,相对PME的1D LUT 3×3方案,3D LUT在画面上表现出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同样通过PME软件为SW270C模拟生成了一个Rec709色彩模式,来对比用3D LUT生成的Rec 709色彩的表现吧。为了方便浏览,我对屏摄的图片做了切边处理:
可以看到,二者对比下来,色彩表现总体差别不大,但是3D LUT明显表现出了更高的动态对比度和典型对比度,导致无论是景深还是动态反差,黑深还是黑白色的纯度,3D LUT都更强大,画质也更加优秀。
CalMan的测定也辅助说明了这个问题:
硬件3D LUT的对比度相对硬件1D LUT/3×3 Matrix从不到400生生提高到了600,足足有一半。自然在动态画质上要强得多了。
正好前阵子把玩了NEC的旗舰型号PA271Q – 作为第一军团的代表作之一,他同样也是支持硬件3D LUT的。不同于SW270C的是,NEC的硬件3DLUT有两种打开方式:
第一种是原厂自带的MultiProfiler。欧洲区的NEC SVR系列还有个SpectraviewProfiler,也是走的硬件3D LUT通道。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免费,而且契合度还不错,色彩精准度也很高。缺点是不生成3DLUT文件,只能用在单独这一台显示器上,很多用户没办法把这个3D LUT文件抓出来加载在其他硬件和软件里,这是个遗憾;
第二种也是第三方软件,比如说前文提到的LS等等,操作方式和SW270C大同小异,优点是自由度高,可以生成各种3D LUT文件,方便有用户加载在各种软硬件内进行后期调整。缺点是真心贵23333。
对SW270C和PA271Q生成Rec 709的3DLUT并加载,然后用DisplayCAL来验证对比一下:
差距还是很明显。应该说,考虑到价格的差距和屏幕本身的技术差距,SW270C的硬件3D LUT仍然可勘一战,如果是买了满血版的LS的话,相信结果也会有提升。
十一、用眼舒适度、滤蓝光功能探究
闪烁
通过取景器并没有发现闪烁。
蓝光
SW270C同样也没有低蓝光模式,只是总体来看这款产品的蓝光含量不算特别高,如果对蓝光比较敏感的用户,也可通过降低色温和亮度的办法更深入降低蓝光的含量。在100CD,D65色温的条件下,SW270C的光谱曲线是这样的:
录得蓝光峰值为2.6。当然,随着亮度和色温的下降,这个数值是会呈显著下降趋势的。总体来说这在同类产品中算是比较好的结果。只是看久了仍然容易导致用眼疲劳。
对比一下OLED监视器在同等的100CD,D65条件下的峰值蓝光值:
STE OLED的蓝光表现要略好一点,只是估计以后STE OLED再见不着了要~~
十二、总结
SW270C在基于较为成熟的面板基础上,勇于创新,相对同价位的其他同类产品来说还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和DELL,ASUS,优派等产品比,在均衡和出厂色彩上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再加上支持硬件3D LUT,为用户提供了后续更灵活也多样化的使用方向;和EIZO/NEC的专业产品相比,又在价格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在TYPE-C,读卡器等接口以及HDR的支持上让预算有限的用户享受到了在功能拓展方面的便利。
同之前评测的SW240虽然同属SW系列,但是SW270C毫无疑问是BENQ打算作为旗舰型号对待的。无论是做工,材质,附送的配件和细节的用心程度,无疑都对得起旗舰的这个称谓。配套的软件相对SW240测试的时候也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很多问题都被改良了。
色彩处理专业显示器的特点就是色彩精准。从BENQ的出厂色彩来看,其主要的色彩模式 – AdobeRGB和sRGB的dE色差均值不仅仅是宣传中的〈2,而是〈1,这是十分出色的结果,在我见过的显示器中,这个数据仅次于EIZO的CG。Rec 709模式略差一些,但也〈1.5。使用中建议使用分光计对SW270C进行硬件校色,在不损失色阶的情况下均值仍然可以保持在〈1的成都。所以对于修图片的摄影用户来说,色彩的精准度是足够让人安心的。
对于MAC OSX的用户来说,如果需要在MAC默认的P3色彩空间工作,或者你需要用APPLE的显示设备 – 如IMAC,ULTRAFINE或者IPHONE,IPAD做色彩匹配的话,那么这个显示器可能不是很适合你。由于面板相对P3色域的覆盖大概只有90%左右,因此会在一些对色彩要求严格的环境下出现偏色的情况。
SW270C在宣传中是一台色温亮度均衡让人安心的显示器。在实际测试中,SW270C做到了除了那两个日系品牌其他很多品牌没有做到的事情 – 那就是硬件校色和均衡补偿同时开启。这对于用户来说,硬件校色的真正实际意义就可以用上了。尤其是亮度均衡,控制让人满意。白点的控制上,除了印刷行业的严格规定导致白点稍许超标之外,其他领域的用户也足够了。
对于视频后期用户来说,硬件3DLUT的真正支持无疑是一个惊喜,尽管目前这个支持开启的代价不菲,但毕竟从生产力的角度算下来,一个软件协议和N台高端显示器/监视器比起来,这个账谁都会算。HDR10属于附送功能,就当是充话费送的。对于影音娱乐和游戏的用户来说,可能唯一的烦恼,就是因为SW270C的均衡无法关闭,默认开启状态下很多时候对比度在400:1以下 – 采用3D LUT倒是会大大缓解这个问题并且会提升黑色/白色的色纯。响应时间倒还是中规中矩,不会影响基本的影音和游戏娱乐。
客观来说,如果把NEC的PA271Q和SW270C摆在一起的话,日系巨头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这也包括价格。考虑到LG这块面板的前世今生,如果把SW270C和UP2716D对比的话,毫无疑问SW270C对UP2716D形成了碾压的优势。而这块面板的哥哥 – 采用了LM270WR3的EIZO CG277目前已经逐渐退市,而SW270C和CG277对比的话,颇有一点弱化版的CG277的味道。在27寸的广色域色彩处理显示器市场上,DELL的UP2716D和优派的VP2775被SW270C碾压,联想的P27U-10不支持硬件LUT和均衡控制,且深陷LG屏的4K质量门目前还不知道新批次是否解决了质量门的问题;至于比他贵的,CS2730,CS2731,CG2730,PA271Q这类产品的价格,就差得比较远了,而且EIZO的CS系列和CG2730不支持硬件3DLUT,虽然要再重复一次,SW270C开启硬件3D LUT的软件很贵,比一台SW270C都还要贵。
那么,现在结合本文开始提到的行业对应科技树,我们来为SW270C的每一项科技树点亮他的得分。
SDR影音娱乐:良:优秀的视角和色彩还原能力,优秀的色域以及色彩管理能力,漏光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分辨率和屏幕大小对于桌面用户来说应该说表现都是中规中矩,影音娱乐功能还是不错的。扣分点主要在于均衡芯片导致的对比度损失较大以及对于P3色域支持的不够好。
HDR影音娱乐:及格:支持HDR10。虽然亮度不达标,但也至少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如果有DV就更好了。同样,对于P3支持的不太好也导致了HDR影音娱乐项目的扣分。
SDR游戏电竞:及格:10MS以下的响应时间,60HZ刷新率,毫无亮点的针对非电竞用户的产品。如果你只是玩玩战棋类、RPG或者对动态响应要求不高的游戏,OK没问题。否则,还是看看别的吧。
HDR游戏电竞:及格:支持HDR10。虽然亮度不达标,但也至少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办公金融:及格:没有专门的滤蓝光和不闪屏的模式。好在蓝光的控制比较好,而且是不闪屏。实际使用中看久了眼睛还是有些疲劳。
设计:优:对于平面设计来说,完善的色彩管理功能能够赋予涉及用户更大的自由空间创作。虽然那么广的色域对于设计领域来说大多属于性能溢出。这个分辨率对于设计用户来说也足够了。
印前:良:印刷行业的标准五花八门,但是从硬件的性能上,SW270C无论从色域覆盖,还是灰度和色准表现都还是可圈可点的,而且通过了ugra认证。其实如果不是均衡稍微拖了一下后腿这里完全可以打优 –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行业用户来说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只是本着科学的态度标准这个问题还是不能马虎。
摄影和图片处理:优:摄影行业的一个问题是,没有真正的行业标准,所以在判断摄影和图片处理能力上有很多参考值。总体上比较重要的就是借鉴出版印刷的标准,因此,广色域,高色准,支持硬件校色,且均衡控制能力极佳,满足绝大多数摄影用户的要求。
医疗影像:及格:自带DICOM模式,但是无法在后期调整中校准,且分辨率和亮度受限。有比没有好的选择。
监控:良:用来做监控的话,有PIP和PBP功能,加上可以调整为黑白以及有好几档。除了没通过一些标准和烤鸡验证,硬件基础来看是足够了。
SDR视频后期:良:视频后期有着极为严格的行业标准。从硬件条件上讲,SW270C倒是在很多参数上满足II级监视器的标准,同时支持硬件3D LUT,均衡上也表现不错。只是3D LUT在没有做精细调整之前个别色彩还是有一些问题,加上对比度损失较大,黑深不够。总体给个良好。
HDR视频后期:及格:只有HDR10- PQ,HLG缺失。回放的话亮度不够,但好歹还有个HDR10可用。
综上,SW270C的行业应用科技树应该是这样子的:
在最后打分的环节上我稍微犹豫了。如果给4星的话,他明显比UP2716D强出一大截;如果给5星的话,又明显比PA271Q差一截。后来想了想,那就基于产品的定价和面对的目标客户群体所要解决的问题打分吧。7K的上市价,如果只看正规渠道的同类产品,以及SW定位的摄影用户群体本身,5星。
★★★★★
明基BenQSW270C27英寸2K10bitHDR硬件校准广色域专业色彩模式Type-c接口影像设计专业摄影显示器6999元京东去购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