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来自大型值友脑放比拼活动#HiFi金句大赛#,文中所有听感及其它描述均经过“发烧文学”加工处理,并不代表任何实际听感与耳机体验。#HiFi金句大赛#依旧在火热进行中,如果你也想感受开脑放随便乱吹的还不会被喷的快感,就来参与这场前无古人的大赛吧,总价超过15000元的各式大奖等你拿哟~>点击这里了解详情<除了以前入手过的降噪耳机外,索尼WH-1000XM3在推出后我也是第一时间入手的,如今用了也有一段时间了。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 ,索尼这款新的头戴降噪产品虽然售价去到了两千多元,也是降噪耳机价格最高的几款产品之一,但是它的降噪效果、声音表现以及软件生态都很成熟了,特别是用过索尼老产品的用户估计都懂,它的软件使用上很人性化,也完全为了耳机的功能拓展而服务。在有更顶级的产品出现之前,说WH-1000XM3是综合来看的最佳选择之一甚至没有之一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在索尼WH-1000XM3其实我个人前后入手过的降噪耳机并不少,包括1MORE、BOSE、小鸟甚至是小米家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当中除了BOSE的QC35外,其实基本上都是颈挂式或者TWS类的产品。其实不少厂家仅推出颈挂式和TWS降噪产品的缘故,估计还是考虑到一般大众用户外出使用降噪耳机时的便携度问题,而我个人也认为颈挂式的无线降噪耳机算是一个不错的形态。而且就设计余量的话,似乎明显不少厂家更喜欢颈挂式的产品,例如我不久前找机会PK过的1MORE无线圈铁降噪、BOSE QC30和索尼WF-1000XM3,就全都是颈挂式。而对真无线降噪耳机有了解的人估计也会清楚,顶级的降噪TWS产品实际上并不多,至少在我看来千元以上的才算是好产品,因此除了能选择的降噪耳机类型里面,我个人反倒是更偏爱头戴式产品的。
相对来说,降噪耳机当中作为头戴式产品的WH-1000XM3其实有比颈挂式设计有更大的设计余量,包括音质、续航以及对于用户而言的降噪“自然度”,这些都是入耳耳机所没有的。WH-1000XM3作为第三代产品,索尼也顺理成章地给这条搭载里最新的专业级降噪芯片QN1,完善了自家降噪耳机的产品生态。当然了,从外观上来看的话,WH-1000XM3完全符合索尼头戴式耳机的设计ID,包括他的材料、线条流畅感和独特的磨砂材质等,很容易就一样辨析出这是一条索尼的产品。但和自家WH系列的其他产品相比,WH-1000XM3其实已经属于“1000”系,也就是旗舰级,配色方面似乎也尽量更低调和商务风一点,没有多彩和年轻化的属性,黑底+金色LOGO的配色方案估计是为了尽量让这款产品与其“专业度”相匹配。
作为头戴产品,WH-1000XM3设计上显然仍往着便携方向去走,头梁材质的手感非常绵柔,头梁和腔体的衔接处可折叠,整机也很轻量化,对户外和通勤使用比上一代产品是要更好的,唯一的障碍估计就是夏天了。
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就算在办公室或者家里,我更喜欢用的仍然是WH-1000XM3。毕竟从单纯的佩戴舒适度而言,WH-1000XM3的轻量化设计以及刚好贴合耳朵周边的包裹感,符合人体工学,也有优质降噪耳机给予人的宁静安逸感,估计用过后就会上瘾了,而且作为顶级选手,WH-1000XM3体验上有更好的优势。比起传统意义的有线HiFi耳机,包括我手头的HD800S和T1,如果在非HiFi音乐鉴赏的情况下,轻量化+无线的双重优势确实能给佩戴体验立马提高一个档次,包括看电影看B站甚至完全不播放声音,WH-1000XM3的降噪自然度有比自家TWS和颈挂式产品更好。可以说,我在家甚至办公室午休时使用WH-1000XM3的原因,就是馋它的降噪性能,如果要说BOSE QC35是曾经的头戴降噪标杆的话,包括如今新推出的QC35II,实际上在降噪纯净度上已经干不过WH-1000XM3了。
如果是日常使用降噪听音乐比较多的话,音质特别是开启降噪后的声音体验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开启降噪后的音乐的通透感、纯净度,其实是众多降噪耳机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小米曾经就有299元的Type-C降噪耳机,但音乐体验一塌糊涂,变成买降噪送“发声单元”就不好了。从音质角度而言,WH-1000XM3的声音其实干不过众多HiFi级的开放式头戴耳机,但性能超过我曾经用过的100ABN问题不大,解析力和低频甚至可以超过自家的7506,作为封闭式耳机而言,索尼却尽量保证了WH-1000XM3的通透感和平衡度。可以说,这款拥有40mm动圈大单元的产品其实并没有给我太强烈的低频体验,走的是索尼封闭式头戴耳机的调音老路,低频尽量做得Q弹,声场非常立体化,在开启降噪后,仍然保持了通透感和宽广和立体的声场,虽然说WH-1000XM3的人声不如自家的HiFi耳机密度高,但是就如它的使用场景那样,足够舒适、通透而柔顺就可以了。从市场角度而言,经过了近2年打磨的WH-1000XM3音质上未必是最好的降噪产品,甚至可能在低频方面比起上一代产品量感上弱化了一点。但是,这款产品在降噪+音乐同时开启后,它的安静度其实已经超过了隔壁的QC35II,对于头戴降噪爱好者而言,除非有新一代的技术革新,WH-1000XM3其实是可以安心使用很长一段时间的。
另外就这条耳机的音乐性而言,有在LDAC和40MM液晶大单元加持的WH-1000XM3,调音上能通过更为自然和均衡的方式去演绎众多音乐,包括各种各种弦四、三重奏、勃拉姆斯的室内乐等大小编制曲目,都提供了较高的乐器泛音,给予了不错的聆听体验。而且虽说WH-1000XM3的人声密度并不算特别高,但是我仍觉得可以听一下女声中奥康娜或者罗琳娜这些录音味精较少较为空灵的曲目,比起BOSE的QC35,这条耳机毫无疑问有解析力和平衡度方面的更大优势。
在可玩度和软件生态方面,连接上WH-1000XM3实际上有2种模式,除了无线连接外,预留的3.5mm口实际上就是为了连接线材后让WH-1000XM3可以作为有线耳机使用,配搭不同的发烧播放器最大限度发挥它的音频性能。不过就如上面说的那样,无线连接+降噪使用其实才s1最大限度发挥WH-1000XM3体验优势的方式,而且从可玩性的角度而言,在蓝牙连接并且配合索尼专门定制的软件后,WH-1000XM3和自家的众多蓝牙产品一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调节各种功能。对于索尼粉丝特别是索尼降噪耳机的老玩家而言,EQ、DSEE以及多级降噪等自定义功能同样搭载到了Sony Headphones应用中去了,老手可以立马适应。另外,WH-1000XM3有一个类似于黑科技的“降噪优化器”,使用上也非常智能,而且降噪多达20级外还有特别的风噪优化,可以在APP中逐渐调节,这是一些友商和老产品所没有的。在去年索尼举办Walkman 40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实际上我就已经充分留意了索尼的最新音频黑科技“360 reality Audio”,在软件更新后WH-1000XM3其实已经充分支持了,如果你对更震撼和更真实的音乐音效有需求的话,这个功能是绝对值得一试。
如今头戴降噪耳机其实已经有不少国产厂家开始跟进,这一定程度上或许是供应链成熟了、制造难度降低了以及有更好的ODM方案提供。但作为老索粉,个人认为去年推出的WH-1000XM3放在今年仍然是最强无线降噪耳机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就如我上面说的那样,舒适度、软件生态都很好,声音不及贵价的有线HiFi耳机但是PK掉众多友商的同类产品问题不大,并且为了降噪时的声音体验进行了整合性的优化,风格通透而柔顺。而且索尼这一代头戴降噪耳机的降噪性能提升非常大,成为新一代的降噪标杆不成问题,足够让WH-1000XM3成为顶级产品并且形成一定溢价。如果从价格去考虑的话,索尼WH-1000XM3如今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白菜的价位段了,刚需的话绝对是值得一步到位考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