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渠道:Apple官网,带Apple Care+。pdd秒杀券抢不到,干脆加个ac+,用着也舒服
外观:包装依旧尺寸不变,内含说明书+C to L线以及一些替换耳塞(如图)
这里必须吐槽耳塞材质,本人油耳,戴久了会发臭,用久一段时间,打开耳机盒子会有奇怪的味道……而且再久一些,耳朵会发痒。
更新:佩戴一个小时之后,再取下来,味道特别大(应该是新耳机的原因,很浓的胶味)
使用:打开耳机盒,iCloud配对,自动连接。设备名还是AirPods Pro。没有提示二代。
出厂电量,文末有使用后电量对比
出厂自带66%的电量,我顺手把耳机放到了Apple watch的充电器上,看看充电速度如何。
在放上去的时候,耳机盒自动吸附,且带上了音效(这个音效和apple watch充电是一样的)
啪!叮!
用iPhone的magsafe也可以充,还是自动吸附上去的,带音效(一代也可以用magsafe充,不过会发热且很慢)附对比视频
一代,不能使用Apple Watch充电器充电
充电速度:这一代用了新的线圈,充电速度明显加快,目测十五分钟充了11%左右(时间从12:26到52)。附图
耳机盒外观:新增扬声器以及挂绳口,后面准备在tb淘一个好看点的挂绳(官网InCase绳子是认真的么)
耳机外观:本代将传感器放在了耳机的侧面,把原本的另外一个声音听筒放在了耳机顶部(如图)
二代在下,顶部是听筒(变小了?)
传感器放在了侧面
下面就是传感器,用手挡住之后会提示已佩戴
下面就是音质以及降噪对比了。
这个部分的感受基于
播放设备:iPhone 13 Pro + Macbook Pro 2021
使用平台:Apple Music
播放曲目????:Coloratura(个人喜欢Coldplay)、渡口(没你不行手动狗头)、加州旅馆(声场、定位)、Often(下潜深度)、富士山下(中频)、symphony(高频)
对比设备:AirPods Pro 1代(主要对比降噪)
以下评测都是基于我自己的个人感受,由于没有专业设备,降噪方面我会尽可能多地增加场景来测试。音质方面就更加因人而异了,会包含更多的个人观点。由于没有更新一代的iPhone(没钱),因此蓝牙5.2下是否会有音质提升,我就评价不到了。
先说降噪:
第二代新增了功能,能抵消突然发出的噪音(通透模式下),这一点很棒。一代在通透模式下是不会“筛选”声音的。在大街上走,开着通透模式和人对话,总会被猝不及防的声音吓一跳(汽车鸣笛、突然的电钻声音)。不开通透模式听对话就很困难。所以这个功能还是很人性化的。
功能入口如下:
“很大的声音会被减小”,那哪些是很大的声音呢
测试1:通透模式下播放噪音
电钻声音:我在B站搜索“电钻”,进入视频,把电脑音箱声音开到最大,然后把头凑上去受罪。
感受:不带耳机,耳朵会感到非常不适(很尖利的声音)。带上耳机之后噪音确实有减小,减小的是那种很尖的高频噪声,整个声音的响度有所减小,再也不会有耳膜刺痛的感觉了。整个声音变得比较闷,更加容易忍耐。
狗吠:依旧B站搜索“狗吠”
感受:区别就是把狗放在面前以及隔着一道门的声音区别。会有减小,但是不会想我原先想到的,把毛巾捂在狗嘴上的闷响
汽车鸣笛:B站搜索
感受相同,噪音变闷了。这里说一下,变闷并不是因为耳机的物理隔绝。其他的声音还是很清晰,仍然是通透模式的特点,只不过是把噪音变闷了
突然想到,这个噪音的大小就和戴上耳机不开降噪一样,会隔绝,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实测之后,确实是这样的。
测试2:降噪模式对比(AirPods Pro 一代)
测试方法:使用另一部iPhone连接一代耳机,然后一边戴一个,(左耳一代右耳二代),并在设置中开启单耳降噪功能
测试开始
普通环境(房间,正对马路的窗户打开):我面对窗户坐着测试。二代的降噪能力明显有提升。我能明显感受到左耳有更多的环境噪音。但是二代会给耳朵带来压迫感。尤其是戴久之后,会有一些些难受
马路(是的我出门了,顺便测试一下通透模式的噪音):新一代的降噪会给耳朵一种闷闷的感觉,不知道是因为新设备还没有适应还是其他的感受。当我两边都佩戴二代之后,感觉更加明显。降噪效果:二代优于一代,尤其是对那些又高又尖的声音,降噪效果会更加好。
地铁:小坐了一站又坐回家,两边感受更加明显。地铁通过的那种啸啸的声音,裸耳是非常不适的(很高很尖)。使用一代会消除,二代就更小一些了。不过说实话,整体降噪而言,是不如我目前手上的xm3头戴的。
不过让我感觉更明显的是通透模式下的噪音。换乘地铁回的时候,我在站台里特地带上二代打开通透模式。在地铁到站前反复摘下戴上,确实感受到了高尖的声音被消除。
回家了。准备测试音质
打开apple music,先播放渡口。
没你不行(狗头)
低频:有明显提升,且下潜更深了。鼓声有头有尾,不会像一代那样,突然停止。
人声:提升不明显,能感受到声音清脆一些,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接下来是解析度测试,曲目是Round Midnight(来自网易云)
主要到1:02
主要说1:02,这里很多乐器一起出现,看看各种声音层次感是否分明。对比之后,感觉那种酒杯碰撞(不知道乐器名)的声音分离地更好了
声场测试:加州旅馆
开场吉他solo,之后乐器一个一个上场,能明显感受到声音不同的定位。尤其是1:20乐器、掌声、欢呼在不同的位置响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比一代,本代在声场方面提升巨大。一代就感觉是一坨
下潜深度测试:Often(Weekend)
啊这,怎么说呢。两个都似白开水,只不过二代里面多放了一点酒。这里主要听0:15的鼓声(巨大)。
一代:用一个拳头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二代:用两个拳头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没有延伸感,感觉就是鼓手敲完之后就不干了。但是,二代低频会有延伸感。一代干脆没有。
中频测试:富士山下
Eason声音像一杯酒捏
对比:二代的人声变得更好听了,首先清晰度是优于一代的。加上更大的声场,直观感受就是Eason和我的努力更近了。
高频测试:symphony(Zara Larsson)
2:03的高潮部分,戳破耳膜的感觉
不过这种感觉在一代基本上是没有的。在我听这一段的时候,二代明显会有提升,我甚至降低了耳机音量(一格),因为真的很尖。
以上就是音质的横向对比。总结来看,对比一代音质提升还是非常巨大的。声场、低频下潜是提升很明显的地方。总之这次购买还是非常值得的。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个部分全部是个人观点,比较主观,有机会还是推荐大家去实体测试一下。
一代我也是首发买的,用到现在依旧坚挺。中途换了两次(破音召回)。希望这一代和上一代一样耐用吧。
最后说一句;码字不易,各位值友手下留情!
Peace Out.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