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C >正文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在今天,相信没有人不认识这颗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他的成功无需我多言。

一方面,他有很多强大甚至伟大的作品,比如iPod、iPad、iPhone,另一方面,他的不少产品或设计也备受争议,比如一代apple pencil的充电方式、及其难用的妙控鼠标、无处不在的刘海。

不过却有着这样一款产品,你今天在apple官网上已难寻他的踪迹,而当他在售的时候,你可能连听都没听过它。

甚至就算你知道它的存在,你可能也只会说一句:xxx,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都不买。

而他,就是: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smart battery case

或许你压根没听过这样一款产品,甚至会反驳我,apple压根没出过这款产品,毕竟从来没听过,也没见身边人用过。

我并不打算反驳。

毕竟一个月前,我也没听过。。。

但我要说起 magsafe充电背夹 ,你可能就有点印象了。


没错,smart battery case,就是magsafe的前身。

而更加激发我好奇心的是,在之后不断百度的过程中,竟然有不少人、文章、视频、自媒体,都把他称为apple设计失败的产品

大家好啊,我是天天。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想到开头能不能这样写,所以就换了这种全新的,自己以前没尝试过的开头方式,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嘿嘿嘿。

接着我们回归我的一贯风格,继续不正经的聊聊这款产品。

大家都知道,我的iPhone已经很多年没换过了,还是iPhone8。因为性能和存储足够,我压根没有换机的欲望,但续航却成了唯一的软肋(或者说,疫情在家没事干,想要折腾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

于是,我便想挑战一下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折腾之路


首先,在不久前,我其实已经把iPhone换了电池。2022年,为何我不买新手机,却给用了近4年的老iPhone换上新电池????事情是这样的在18年的暑假,我买了一部IPHONE8,那时还专门写了篇开箱文。新款iPhone即将出世,为何我却入手了iPhone8?新款iPhone即将出世,为何我却入手了iPhone8?新款iPhone,旧款iPhone?下个月,...逗比-天| 赞179 评论360 收藏537查看详情可换电池虽然解决了电池老化的问题,却没法突破容量的上限,且拆电池也忒麻烦了,更别说我还拆坏了。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而天天连着个充电宝也不是事儿。于是我就想着,有没有这样一款产品,能让电池与手机壳合二为一,容量无需太大,一两千两三千毫安都行,不然太重了也不是事。最重要的是最好有一定的充放电管理,毕竟一直不停给手机充电,那电池老化速度可就真是脚踏车挂飞轮——快上加快了。几乎是第一时间,我就想到了magsafe磁吸背夹,可貌似只有iPhone 12支持MagSafe,能做到15W的输出,之前只能以QI协议充电,最高支持7.5W。没事,不管他,慢点就慢点,可我的iPhone8没磁吸咋办,去了趟万能的某宝,磁吸手机壳解决了问题。既然问题消灭,那么我们下单付款便好,结果点进去一看售价差点没吓死我,749???我这小八现在海鲜市场二手卖出去撑死也就这个价,这电池也太贵啦。于是我便想着有没有平替,然而找了一圈貌似都是无线充电宝性质的,那就没啥意思了。直到偶然间看到了

这篇文章

数码垃圾 篇一:50包邮的苹果官方背夹电池,能否解决你的续航焦虑创作立场声明:萌系数码爱好者,二手数码垃圾佬,欢迎PY~焦虑一种特有的续航焦虑症似乎始终蔓延在iPhone用户的圈子里,尤其是那些还在坚守着小屏iPhone的用户。换个电池太贵,带个充电宝又似乎就像在时时刻刻挂盐水输液一样,尿性十足。那么还有什么便宜又方便的方式为我们坚守的小屏iPhone续命再战两嫩嫩的花栗鼠| 赞33 评论56 收藏122查看详情 才发现原来苹果竟然出过这样一款好物,电池+手机壳二合一、官方出品有充放电管理、背锅侠的造型也很喜欢。


这不就是我想要的么!!可文章是19年写的,现在都22年了,还能买到么?iPhone8适配吗?他好用么?此处省略10086字,总之我就是带着疑惑再次奔向了某宝,最终成功以75的价格购入了一台新货全包开孔适配iPhone8的版本。PS:这里说一下,这家伙分砍头和不砍头的版本,具体而言就是砍头的没有上半部分,价格便宜,最便宜的只要二十多,而我这个是全包的,成色很新,且相机开孔用激光切割,适配了iPhone7/8/se。而在等快递的路上,我惊奇自己竟然从来没听过这号产品,也没见身边人用过,张大妈上关于他的原创也并不多,跟其他apple知名产品的热度根本是天上地下,这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开箱


u1s1只要没疫情,快递速度还是很有保障的,没两天这款充电手机壳就送到了我的手上。我们直接开箱。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很经典的快递包装。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里面就是本体。


u1s1我个人感觉这个外观还是挺好看的。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先来介绍一下这款产品,全名相信大家刚刚已经知道了——smart battery case。中文名我也不知道叫啥,就叫他聪明背夹吧。这玩意我查了一下才知道发售过好几代,好像到iPhone11都有,我买的是iPhone 6s的第一代,15年12月发售,有白色和炭灰色,容量1877mAh,和iPhone8的容量差不多,因为iPhone6和7/8的相机位置不同,所以我加了10块钱买了激光切割相机开孔的版本,这样就不用担心我的小8装不上了。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内部有脏的痕迹,但是不明显,基本算全新吧。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背面几乎是全新了。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来两张特写。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插上手机的方式是把手机直接从上往下,往里捅。u1s1非常紧。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插到底就会出现提示,证明你已经成功插入啦。照理来说这篇文章到这就该结束了。然而我拿起来把玩了几下却发现不对劲,由于增加了厚度,握持感还是很舒服的,可我才刚玩了几分钟手机,手腕怎么就一股酸酸的,要罢工的感觉呢???我赶紧拿到称上称了一下。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262.6g???!!!这可真有索半斤那味了。


再称了一下我的p30,和带普通手机壳的iPhone8。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两年买手机的人都希望新款手机能减轻重量了。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这谁顶得住啊。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赶紧把他拿了下来。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1/3的成功,2/3的失败

本来写到这里文章就该结束了,但我还是想作个有深度的总结,那就是在文章的标题,那就是: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

大家都知道,iPhone6/6s系列算是iPhone最畅销的系列了,作为当时专门为6/6s设计的产品,却一点热度的也没有,除了这个所谓的重量以外,我相信肯定还有其他的原因。于是我便百度、Google了好几圈,最终整理出了这个我命名为“1/3的成功,2/3的失败”的结尾。首先是优点:

1.材质好

官方出品,材质神仙。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iPhone的品控和用料那是杠杠的。

2.方便

对于我这样一个丢三落四人士来说,不用天天找数据线、充电宝,有这个就能有更多的续航。


3.官方适配

能和ios进行系统级的匹配,可以直接在系统里看到电池电量,有充放电管理,很棒。4.没了没错,就是没了,甚至那个3.官方适配的后半段充放电管理我都不知道该称他为优点还是缺点,他能和系统进行匹配,然而我在百度的过程中却也发现了一些意外的状况(缺点第2点)。再来说说缺点:

1.价格过高

因为有magsafe的售价在前,我就忍不住查了一下这货的售价。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结果一查吓一跳,这货当年卖848???? 比magsafe还贵啊。


换位思考一下,当年的我就算手持iPhone6s,要买一个这样的产品,估计大概率也会选择平替或者电宝,而不是它吧。

2.到底伤不伤电池


无论是贴吧、知乎、还是b站,貌似都有不少人说smart battery case 损伤电池的情况,具体的情况和原理我不了解,不过我文章前面也说了,我买这款产品是希望它拥有一定的充放电管理来减小电池的损耗,结果你加大了损耗,那就没意思了。

3.丑

虽然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外观造型,然而好像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它丑的。


不过美观这个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容量小

这家伙1877mAh,不用解释了吧,真要拼容量的话,随便找个充电宝都碾压他。


5.貌似不防水

我的iPhone8是防水的,可这家伙貌似不防水,我洗澡的时候喜欢手机扔旁边听歌,这下每次都得把壳弄下来再听,太麻烦了。


6.重量,重量,还是他*的重量

不解释,太重了,多拿一分钟我都受不了,更别说整天带着了。

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最后来回答一下文章标题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今天买它还合适吗。


首先在今天他的售价早已没有那么高昂,75块钱买个几乎全新的,说实话,算不上贵。甚至你也可以更便宜,买个砍头版。至于其他:重量是实实在在会增加的,和充电宝比的话还是轻的。不过容量的减少也是真的,但没有线的束缚也是真的。logo的信仰是确切存在的,但防不防水是又是未知的。官方的材质是极度舒适的,设计的美丑是富有争议的。

他就是这样一款让我非常纠结,无法评价的产品。

网上有人介绍了这货的正确使用方式(我不知道对不对啊,错了别怪我,求生欲拉满):手机带壳充电。手机满电时手机使用壳的电量,和使用手机内置电池一样。此时壳的转化率有90%以上。壳没电再用手机电量。手机没电当充电宝给手机充电转化率只有65%左右。看了一下大概就是手机本身满电,这样电池的电会直通主板,转化率较高,这样的话应该不伤电池。但也有不少人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

这款Apple产品,他与iPhone6s同年发售却为何鲜有人问津?而7年后的今天购买它还适合吗?

下面评论里有说是充电识别的管理,也有说是偶发错误。我也懵逼了,不知道该听谁的,但是这么看下来这货用法好麻烦啊,又得注意这又得注意那的。


总结一下吧,这个第二个合不合适的问题,我没法解答。因为无法回答,所以我才想着写一篇这样的文章,记录一下。因为我买过apple很多产品,但第一次遇见这样一款让我无法回答的产品,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他鲜有人知的原因吧。至于买它合不合适,你们觉得呢?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暂无评论...
三日内热门评论文章
为您推荐
  • 相关阅读
  • 业界资讯
  • 手机通讯
  • 电脑办公
  • 新奇数码
  • 软件游戏
  • 科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