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飞傲FiiO 7单元圈铁旗舰----FH9。飞傲FD7、FH9这两款耳机在我手上也有半年时间了。从前年年底开始每天忙于各种琐碎,人也有些倦了,很多产品一直摆在书架上没拆封。自二月底大毛和二毛掐架以来,部分产品的需求和出口还是多少受到一些影响,整个人也突然清闲了。于是,FH9拆开,断断续续听了一个多月,也是时候与大家分享一下听感和使用感受了。
我个人对以下几个方面比较关注:
一圈六铁架构
继FH7发布后,飞傲用2年的时间打造出全新的一圈六铁全新架构,并在FH9上首次搭载了第二代自研13.6mm DLC动圈单元来负责低频发声。DLC类钻石材质具备高刚性、低重量、高阻尼系数等特点,能够带来更出色的瞬态响应并有效控制非线性失真。同时,飞傲对该动圈单元的磁路结构做了重新设计,磁密度比第一代单元提高了20%,带给发声单元更强大更从容的动态表现。
6颗楼氏动铁单元负责中高频,FH9搭载了飞傲与美国楼氏深度定制的中频复合单元62305,以及经典的超高频动铁单元SWFK-31736。历时2年的精心打磨,各单元之间的协调与过度十分完美,衔接处理的十分细腻。
半开放的声学后腔、S.Turbo声学涡轮增压式结构以及独特的陷波装置,这些严谨而科学的耳机内部声学设计带给大家趋于完美的声音体验。
钛金属外壳
FH9的钛金属外壳还是蛮惊喜的!市面上也有几款搭载钛金属材质腔体的耳机,比如UM MAVEN、FitEar Titan等,售价均不算亲民。有别于这几款耳机所采用的3D打印工艺,飞傲FH9的钛金属外壳均有五轴CNC数字加工而成,一对外壳的成型,需要借助39种刀具,历经9752刀精铣加工,如此繁复的加工难度也为产量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钛金属低质量、高硬度、高强度的特性,带给用户轻盈佩戴体验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抑制谐波产生并减小腔体共振。
线材升级
FH9搭配了一条8股224芯利兹结构编绞高纯度纯银线材,并搭载直插旋锁式可换音频插头。沿袭膨胀式MMCX耳机接口的同时,对MMCX材质做了升级,采用了不锈钢弯头插件,在颜色和外观上与钛金属耳机壳形成了高度统一和协调。
声音
飞傲FH9所采用的这颗第二代自研DLC振膜低频动圈单元,在低频力度和清晰度方面拥有更为明显的提升。13.6mm的大口径和S.Turbo专利超跑是涡轮增压低音技术的使用,赋予了FH9过人的动态表现。其低频蓬勃激昂、振奋人心,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下潜深度和氛围表现。而半开放式腔体设计又将低频的残响与失真控制的极为出色,从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宽松舒适的声场和更为自然的音乐呈现。通过搭配FiiO M15,Astell&Kern SE180这些播放器,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到FH9低频所具备的上述优点。早期自家圈铁产品低频略偏软的现象在FH9身上已不复存在。DLC振膜出色的响应能力,也让FH9拥有优异的速度感,迅猛之余,更令人惊叹这条耳机的出色细节以及对低频乐器纹理的深入刻画。拿它来听斯塔克的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无,其丰富细腻的素质将音乐内敛而深邃、优雅而绵长的气质体现的淋漓尽致。透过这些点点滴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飞傲FH9在注重激发单元素质的同时,对音乐情感和音乐语言的表达有了更高的理解和展现。其实我们早在FD5身上就能捕捉到这些进步,只不过,多单元旗舰产品讲这种进步或者说风格展现的更彻底。
单元衔接和对于人声或中频的处理对于后期的圈铁产品来说早已不是问题。FH9人声定位十分科学,且不被低频所影响。其具备厚实的底蕴,但却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着自然平衡的音色。FH9对于人声的表现十分中正,厚度、密度可圈可点,细节纤毫毕现,瞬态电掣风驰,音色渲染又拿捏的十分恰当。自然,醇美,跳脱,带着音乐的活力,可谓用趋于完美的素质加适当的润色来激发音乐的感染力和临场表现。
高频细腻透彻,延伸极好,半开放式腔体所带来的宽阔声场也为高频注入了些许空气感。陷波共振腔能够消除腔体、音管以及耳道所产生的谐波共振,从而抑制齿音产生。这一科学的腔体设计令FH9通透纤细的高频更为纯净,和播放器出色的控制力如出一辙。搭配M15听帕格尼尼的24首,FH9能够精准演绎曲目中双泛音、跳弓、弹弦以及弓杆击弦的细节,并表现出灵动与跳脱的音乐语汇。不得不承认,很少有耳机能够将高频做的通透犀利又不讨人嫌,有些将通透犀利做成一种风格来俘获发烧友的第一听感,但时间一长就会累,而FH9真的不会。至少用均衡音管的情况下,不会有这种过于犀利的感觉。
抛开声场与乐器定位不谈,我更陶醉于FH9七单元的完美融合。接触过一些多单元耳机产品,个别售价昂贵,音乐细节凸显,但仔细一听可谓一地稀碎。可以说,个别多单元耳机在凸显听音细节的同时没有很好照顾到声音的整体性。而我们能够在FH9身上感受到细腻的频段过渡和完美的音乐整体性,更能感受到浑然天成的音乐情感。正如前文所说,飞傲FH9在注重激发单元素质的同时,对音乐情感和音乐语言的表达有了更高的理解和展现,对我个人而言,这是难能可贵的。
除过这些,仔细想想,这条耳机有没有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那必然是过人的动态和声场表现!作为一款耳塞产品,FH9对于大编制古典音乐有着不俗的表现能力,其宽阔而规整的声场,科学而精准的乐器定位,以及强悍的动态和细节展现让小耳机聆听大场景成为一种可能。FH9声音结像扎实且精准,保留音乐整体性的同时,能够照顾到各种乐器的细节。
为什么我会给飞傲FH9如此高的平价,尤其是在声音部分,溢美之词如洪荒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条耳机的售价。经常接触便携HIFI产品的发烧友应该十分了解,HIFI耳机近两年来有2个比较明显的趋势:一是,不分品牌在低端型号上下功夫凸显声价比,且个别型号尤其是国产型号表现十分优异,甚至是越级打怪的神操作。二是,高端型号通过不断叠加单元数量和种类的数量,提高音质表现的同时来试探发烧友钱包的厚度,而这样的产品比比皆是。飞傲FH9更像是一个将高端产品定价拉下神坛的搅局者,精雕细琢的钛金属外壳,耗时两年调教的7单元圈铁架构,半开放式腔体,S.Turbo超跑式涡轮增压低音技术以及独特的陷波装置设计,综合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出色音质,直插旋锁式可换音频插头以及丰富的配件大礼包,再结合3999的售价,很难让人不动心。
那么问题来了,以后会有FH11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