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Dacom这个耳机品牌更新速度也太快了,在我纠结是不是入手 BoneBuds骨传导耳机时,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就面市了,这款耳机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双模的,通俗的说就是既能够用12.8mm宽频骨传导发声单元,不入耳无感佩戴,声音直达耳内,聆听音乐。也可以用动圈模式13mm全频复合大动圈,半入耳舒适佩戴,欣赏到声场开阔,高中低频表现惊艳,环绕耳边的美妙音乐。
收到产品有一段时间了,在分别用两种模式体验的过程中,有惊喜,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就把体验中的一些体会向大家分享一下。
二、开箱:
Dacom这个耳机品牌很注重产品的包装,耳机产品大部分都是主打运动型,所以产品包装的底色一般都是以白、银灰、嫩绿黄有序交错组成的,打眼一看,就透露着青春、朝气、高贵、动感的气息。
正面除了品牌的英文LOGO,就是用中英文说明的产品名称和型号。让人久久不愿移开目光的是佩戴着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的黑人小姐姐,端庄、漂亮、健康,不得不让我从心底发出感叹:年轻真好。
盒子的背面还是用中英文说明的产品的名称、型号、特点以及执行标准、地址、电话等信息。
盒子的左侧面对耳机的组成作了介绍。
盒子的右侧介绍了产品的特性。盒子的上下两侧没有什么实际内容,这里就不介绍了。
盒子象书籍的翻页方式打开的,封面就是盒子的盖板,上盖延伸了一块,与盒子的厚度同宽并重叠,以磁吸的方式连接,这样就能防止上盖自行打开了。
打开上盖,上盖的内侧用图示和中英文介绍了耳机的组成。
与众不同的是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的包装盒内还增加了两页扉页,扉页的第一面简笔画和中英文配合简单介绍了耳机的佩戴以及耳机的正面多功能键和底面多功能键的位置。
扉页的第二面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小伙子用骨传导模式使用耳机。
第二张扉页的第一面还是封面上的模特小姐姐用动圈模式在欣赏音乐。
第二张扉页的第二面用简笔画和中英文详细介绍了正面和底面多功能将操作。
拿出盒子里的声音物品。有:耳机主体(含骨传导头)、半入耳耳机头、Type-c充电线、使用说明书、耳机收纳包、硅胶耳塞。
三、配件简介:
1、使用说明书: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的使用说明书是用多国文字详细介绍了耳机的操作方法。
2、Type-c充电线: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采用了type-c数据线和type-c插口充电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在拔插时很方便,没有正反的方向选择,与现在手机充电线可以通用,免除了外出时需要携带多条充电线的麻烦。
3、耳机收纳包: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配备了一个耳机收纳包,这样的设计很人性化,本身骨传导耳机有一个耳机架在收纳时就没有入耳式耳机方便,在携带的过程在不可能带着包装盒,所以收纳袋就是很好的选择。
4、硅胶耳塞: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配备的硅胶耳塞是用来堵塞耳道,防止外界声音的传入,堵塞耳道后能够得到更加清晰而感人的音乐音质,这个耳塞适合在休息时安静的欣赏音乐时用。另外,骨传导模式下,耳朵佩戴了硅胶耳塞之后,所听到声音比没有佩戴硅胶耳塞或者用其它方式堵住耳朵的声音更大更加清晰,说明这是真正的骨传导耳机。
四、耳机介绍: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从外观结构上应该分为三部分:耳机架、骨传导模组、动圈模组。下面我就这三部分分别向大家进行介绍。
一、耳机架: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是一款可换模组挂耳头戴式的耳机,耳机架就是这款耳机的主体,耳机架是由两个2.5mm四段式插头,电池模块、操作模块、颈挂骨架组成的。
1、颈挂骨架: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颈挂骨架是由高强度钛合金制成的,可以承受大幅的拉伸或弯曲,松开后会很快复原。戴上后夹持力适中,可以让骨传导或动圈模块紧密的贴合在颊骨或耳蜗处,又没有不适的感觉。
表面采用亲肤的硅胶或橡胶材质,与肌肤接触的位置仿佛是手指的触及,即使当下冬天佩戴也没有冰凉的感觉。
2、2.5mm四段式插头:
2.5mm四段式插头是颈挂骨架与骨传导模组和动圈模组的连接装置。
为了防止2.5mm四段式插头与骨传导模组和动圈模组连接后,在使用中产生扭动,在插头的根部还设计了止动销(在骨传导模组和动圈模组相应的地方有止动槽)。
2.5mm四段式插头与骨传导模组和动圈模组连接方法:选择好需要安装的模组,对准"L""R"位置标识插入即可。在安装时需要注意,必须在关机下更换模组,另外动圈与骨传导机头不可混搭使用。
3、电池模块:
这个模块位于颈挂骨架的左侧,其实我也不敢确定这个模块就是容纳电池的,说明书也没有具体的介绍,只能根据以往评测耳机的经验,但这个模块还有个作用,可以使颈挂骨架外观对称、美观。
4、操作模块:
这个模块位于颈挂骨架的右侧,这上面有两个操作键,在这里我暂且把它分成A操作键和B操作键,以便接下来对操作键所处的位置、功能、操作的介绍,除了操作键外,上面还有耳机充电口、LED指示灯、麦克风拾音孔。
麦克风拾音孔: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的麦克风拾音孔有两个,一个位于操作模块正面的前上方,一个位于操作模块的下方,它的作用是在通话中拾取授话者拾音的。
LED指示灯:
位于操作模块正面的中间靠前一点,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会产生灯光颜色、闪烁、长亮的形式,可参照说明书了解。
耳机充电口: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采用的是type-c插口,为了达到IP56防护标准,不充电时上面覆盖了一个硅胶塞,位于操作模块的下方。
为耳机充电:
充电时,需要抠开硅胶塞,用type-c数据线的type-c接头端插入耳机的type-c接口,type-c数据线的USB接头与充电器的USB接口连接并插入电源插座或者电脑的USB接口连接,就可以为耳机充电了。充电时红灯长亮,充满后绿灯长亮。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电池容量是200mAh,充满电后,耳机续航在动圈模式下约20小时,在骨传导模式下约8小时。
A操作键:
我之所以把位于操作模块模块正面的操作键定为A操作键,把位于底部充电口旁的操作键定为B操作键,是为了区分开两个操作键的位置、操作及功能。
A操作键在操作模块的正面,LED指示灯旁凸起的圆点,有手指和英文ON/OFF的标示,它的操作和功能为:
长按3秒:开机
长按4秒:关机
长按2秒:唤醒语音助手
轻点1下:通话:接听。音乐:播放/暂停
轻点2下:通话:挂断。音乐:下一曲
轻点3下:音乐:上一曲。
轻点4下:呼吸灯:开启/关闭
B操作键:
B操作键位于底部充电口旁,用“+、-”标示,它的操作和功能为:
轻点2下:音量:增加
轻点3下:音量:减少
长按:音效模式:动感/标准
蓝牙连接操作:
长按3秒开机,指示灯红蓝闪,此时耳机进人配对状态。手机打开蓝牙搜索“Qemmini G100”点击连接。
二、骨传导模组: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采用12.8mm宽频骨传导发声单元,在发声上主要是声波的传导方式不同,传统耳机的声波直接振动耳膜,传递到听神经,听到声音直接。而骨传导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将声波转化成频率不同的振动,通过颊骨传递到听神经还原成声音。这样欣赏音乐不论从听音的习惯和感受上都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在音质上通过几次转换的音乐会稍逊于传统的耳机。
三、动圈模组:
动圈模组从外观上可以看出,就是一个半入耳式耳机的设计,对于半入耳耳机大家并不陌生,在这里我就不过多的介绍了。
五、体验:
1、耳机佩戴:
骨传导模式下: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是挂耳式,耳机头不需要入耳,只需要将耳机头自然的贴合在耳边的颊骨上。因为不入耳,耳机的夹持力不紧又不松,耳机重量轻,耳机与肌肤的接触的材质又很亲肤,所以佩戴这款耳机的感觉其实很舒服。原来玩过的骨传导耳机振动得脸部麻麻的感觉在这款耳机一点都感觉不到,有时还会怀疑这是不是骨传导耳机,只有偶尔才能感到轻微的振动。
动圈模式下:
更换成动圈模组,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就成了半入耳式头戴挂耳耳机了,在佩戴时,可以体验的设计人员的设计是多么用心的,半入耳虽然入耳的深度不大,但是如果角度不对,就会影响耳机佩戴的舒适性和声音传入内耳的质量,佩戴的舒适度差了,长期佩戴会出现耳朵的负重感和疼痛,在动圈模式下的佩戴体验虽然没有直接佩戴半入耳耳机的舒适度好,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没有疼痛的感觉,只有些许负重和不太贴合的感觉感,如果把半入耳方式改为平头塞的形式或许舒适度会成倍的提高。
2、蓝牙传输距离: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采用蓝牙5.0芯片,在空旷的场地上15米以内耳机没有闪断和停播(蓝牙传输距离不仅仅取决于耳机,还与播放设备的蓝牙芯片和版本有密切的关系)。家里有一堵墙的阻隔同样没有闪断、停播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吗?戴着蓝牙耳机在街上走的时候,经过一些店面或者一些区域就会出现闪断和短暂停播的现象,我用不同品牌、型号的蓝牙耳机都试过,都有这个现象,只是次数多少和短停时间长短有区别,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也有这个现象。
3、休闲娱乐:
原来我会从游戏方面体验耳机,但对于上了岁数的人很少玩游戏的,现在退休了,有时间也有条件了,闲下来就想重温一下一些喜欢的老电影,为了不与家人争夺电视机,就用平板电脑观看,为了不打扰家人,就需要戴上耳机,这次我用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试了一下,无论是在骨传导模式下,还是在动圈模式下音效和音质都比平板电脑本身的效果好,而且不扰人。
4、通话:
用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拨打与接听电话很方便,可以通过激活语音助手,说出拨打与你通讯录存储相同名称的联系人,就能够拨打对方的电话,还可以在手机上操作拨打。在来电时只需要在耳机上操作,直接接听来电。
每次体验蓝牙耳机,只要有通话功能的我都会与家人通话,咨询他们接受的效果,声音的清晰度,和与手机直接通话时的差别。通过沟通,在骨传导和动圈模式下与人通话的过程中和手机直接通话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用骨传导模式通话时略有一些漏音,在旁边可以听见。其实这不是什么缺点,有的直接用手机打电话,漏音比这个还严重呢。
六、煲机:
对于骨传导耳机需不需要煲机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不想再深究了,但是,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有动圈模组,这就需要进行煲机,这次我体验的时间比较充裕,所以采用的是音乐煲机法,这样既能够煲机,又不耽误我欣赏音乐,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是骨传导和动圈两个模组,在煲机上费时是一般耳机的2倍,这就更需要耐心。
因为煲机的原理、方法、过程基本上是固定的,在此我就沿用本人文章《JEET ONE 真无线蓝牙耳机伴我暖冬行》里煲机这一章节。
煲机的方法有: 软件法:下载一个软件,用白噪音来煲。收音机法:调到没有信号的地方,其噪音也称为白噪音。音乐煲机法:用一些轻音乐和摇滚音乐交替播放,轻重结合,长时间、低音量的播放。
我最喜欢的煲机方法是音乐煲机法,可以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顺便就煲机了,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几点:1、在耳机使用前期的200个小时里一定要控制音量,最好控制在总音量的20%以内。2、在此期间一定要对歌曲进行选择性播放,选择一些轻音乐和摇滚音乐交替播放,轻重结合。3、可以利用充电或者在播放7、8个小时后让耳机休息2小时后继续进行。
七、音质:
因为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分为骨传导模组和动圈模组,所以在介绍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的音质时就需要分别进行介绍。
1、骨传导模组的音质: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骨传导模式采用12.8mm宽频骨传导发声单元,不入耳无感佩戴,声音直达耳内,不能用传统的动铁或动圈单元耳机的音质标准进行对比,在我接触过的几个品牌的骨传导耳机中,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真的是不错的,高、中、低音上均衡不偏颇,虽然低音有些下潜不到位,也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层次感清晰、位置感明确,能够达到这个程度也不失为一款物有所值的耳机。在使用骨传导模式欣赏音乐时,可以同时感知环境的情况,我觉得最适合驾乘人员使用。
2、动圈模组的音质:
其实我还是最喜欢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的动圈模组播放的音乐,因为它符合传统耳机的听音标准,动圈模组采用13mm全频复合大动圈,半入耳舒适佩戴,除了声场宽阔,层次感更加清晰、位置感明确明确外,现场感也很真切,在体验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时候,我的手上恰好有一款其它品牌13mm动圈单元的半入耳蓝牙耳机,我将它们进行了对比,用《红灯记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可以测试高音的清亮、干净、通透。降央卓玛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可以测试中音的圆润、顺滑。赵鹏的一曲《三套车》和蔡琴的《渡口》,可以展现耳机浑厚、深沉的低音功底。八只眼的《大阪城的姑娘》,能够体现耳机的层次感和位置感,《加州旅馆》你能体会到仿佛置身于音乐厅现场。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除了在低音的震撼力上稍微差一点外,其它方面远远超出其它的耳机,特别是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的女声特别抓耳,让我特别喜欢。
八、总结:
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采用创新骨传导及动圈双模组设计,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使用。使用骨传导模式时,在欣赏不同的音乐播放模式的同时,又能察觉周围的环境,适合在复杂环境中的人们使用。使用动圈模式时,可以高质量的音质中静享自己喜欢的音乐。Dacom双子星 G100骨传导耳机主打运动型耳机,独特的呼吸灯模式,为夜跑爱好者提供了安全保证。IP56防护等级,有效的防止了运动中雨水和汗水对耳机的侵蚀。双Mic通话降噪算法,过滤环境噪音,精准拾取通话人声,让你与人通话时,双方都能清晰的听到对方的声音。采用蓝牙5.0芯片,既保证了耳机与播放设备的传输距离,又能保证信号的稳定。200mAh的电池容量,保证了活动期间的使用需要。赠送的收纳袋可以更好的收纳耳机及附件,很人性化。音质方面物有所值。
不足:
在动圈模式下佩戴耳机,能够体会到设计人员的细心,虽然最大程度上克服了佩戴者的不适,即使是一般的半入耳,佩戴时也会出现与耳道贴合不好的问题,更何况动圈模组还要连接耳机骨架,再加上人们的个体差异,在佩戴时肯定会出现贴合不好等现象。
建议:
我个人认为,如果将半入耳的设计改为平头塞就能够进一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DacomG100运动蓝牙耳机骨传导动圈双模切换不入耳入耳防水降噪跑步音乐无线耳机适用苹果华为小米安卓黑469元京东去购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