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坚持原创、分享最有价值的经验,希望多多支持。
前言
Intel 在11月发布了最新的12代酷睿处理器,让桌面级PC 一脚迈进了大小核异构新时代,P大核(性能核心)单核性能提升巨大,结合高效的E小核(效能核心),在生产力及游戏方面均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同时功耗也提升到了新高度,旗舰i9 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41W,i7 也达到190W,就引起许多习惯用风冷的网友在担心还能不能压的住,由于预算的限制,今次装机选择次旗舰的i7-12700KF,这样更贴合大众的选择。至于机箱的选择,留意到乔思伯最近发布了机箱新品D40/D30,D40 支持ATX 主板,D30则支持MATX 主板,今次搭配的主板是Z690 ATX 主板,因此很自然选择了D40。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装机效果。
装机配置
CPU:intel i7-12700KF主板:微星 Z690 EDGE TI WIFI DDR4
内存:英睿达 DDR4-3600 16G x2
SSD:西部数据 SN570 3400MB/s 1TB
显卡:七彩虹 RTX 3060 Ti Ultra W OC
电源:追风者 AMP 1000W金牌全模
机箱:乔思伯 D40
散热器:利民 FC140 AGHP冰封统领(白色)
配件展示
国内JONSBO 乔思伯 D40 银色 ATX机箱339元包邮(满减)乔思伯D40紧凑型ATX铝制机箱。值友爆料原文:满减到手339,近期低价叠加优惠券:满500减50元乔思伯D40紧凑型ATX铝制机箱,D40三围尺寸仅为204mm(宽)X401mm(深)X398mm(高含脚垫),可轻松放置于普通桌面。喷砂工艺的铝镁合金前后面板,辅以利落造型的顶部格栅,既保持简约整体女宛安| 值2 评论1 收藏3去购买
D40 散热规格
D40/D30 两个型号对比
机箱配件展示,装机前要记得先安装后面风扇位的防尘网
D40 前脸一贯简洁的风格、只放置了少量I/O
面板I/O 提供1个电源键、1个USB3.0、1个耳麦3.5mm插孔、1个type-C 接口,采用对称设计,兼顾美学很符合乔思伯一贯对细节的把控
背后面板提供7个PICE挡板,支持2.5槽或厚度更大的显卡
Logo 放置在不显眼的地方,低调、不张扬
左侧透玻璃
右侧板为玻璃黑化,镜面效果,起到隐藏理线效果
顶盖延续自家i100 Pro 的风格,斜条格栅设计,固定方式类似自家A4 ,拧下固定螺丝后,再将顶盖向后抽出然后掀开。
顶盖底部配备了大面积的防尘网,同时兼顾散热
顶盖为塑料格栅设计,可能是厂家权衡散热之后做的决定,幸好做工上并不马虎,厚实、质感很好。
顶部左侧提供2个140CM风扇位(或120CM x2),右侧是ATX电源位
D40 玻璃侧板的固定方式也做了改进,两侧都增加了1个放跌落设计,防止两侧玻璃面板因意外导致摔坏
右侧玻璃为黑化涂层处理,看不到任何线材,非常贴心的改进
玻璃面板厚度3mm,相比以往的产品做了适当的轻量化处理,机箱减重的同时能在装卸侧板的时候给人感觉轻松不少
机箱底部同样提供1个大面积的防尘网,但厚度比较薄,拆卸时需要温柔点去对待。
风扇位置同样提供140CM x2或120cm x2,右侧硬盘位可放置1个2.5寸SSD 或1个3.5存机械硬盘。
前后面板同样做了轻量化处理,厚度1CM 铝材,但实测硬度是足够的
前置I/O接线,长度给的很足方便走背线,type C 和A口是一分二分出来的,速度只有5 Gbps的速度,略有遗憾,影不影响就看个人需求了
内部结构采用0.6 CM 钢材,起初以为偏软,但幸好钢材之间跨度不大,实测承载力还不错。而且,D40在整机上全方位做了,收口处理,大幅减低割手的风险。
装饰侧板预留2个2.5寸 SSD盘位,还能定制RGB 效果灯板
背面理线区域,红色部分约有1CM 凹槽,实测理线空间较为宽裕,黄色部分约有0.5CM空间,适合隐藏I/O 接线、风扇延长线等扁细线材
i7-12700KF CPU处理器,首次整合大小核心异构,拥有 12 核心 20 线程,主频至高可达 5.0GHz,核心数量上跟I9 只差4个E核(效能核心)
CPU 实物展示
西部数据Blue SN570 新品固态硬盘,读取速度3500MB/s,写入速度2300MB/s,5年保修,性能非常不错。
Blue SN570 实物展示
不得不赞,12代搭配的芯片组z690 规格超前豪华,一共可提供16条PCIe 5.0、16条PCIe 4.0、16条PCIe 3.0,前所未有的慷慨 ,拥有丰富的扩展连接性,主板选用微星z690 Edge Ti wifi D4 ,整体做工精良,16+1+1 75A直连供电,供电散热片上的龙标自带RGB,提供四条PICE4.0 X4 全速M.2 插槽,并且散热盔甲全覆盖,音频采用顶级的Realtek小螃蟹声卡ALC4080,最贴心的是JBat 移到了主板下方边缘位置,短接一下Bios 就能恢复出厂,方便用户超频,相比过往设计在显卡下方要方便很多。
一体I/O 挡板配置 也一点不马虎,提供最新的DP 1.4和HMDI 2.1 接口各1个,2.5G网卡、WiFI6 (160MHz)无线网卡也一应俱全,还提供2个USB 2.0接口,4个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接口,1个USB3.2 Gen2x2 20Gbps Type-C接口。
内存选用英睿达 DDR-3600 32G套条,无RGB马甲版本,主要是性价比考虑,因为带RGB 也会被双塔风冷遮挡。
显卡是七彩虹 RTX 3060Ti Ultra W,就看中白色的外形,性能等同上一代20系的2080S,比30系 3070 低10%,在2K 分辨率下能满足大部分3A 游戏的需求。
追风者 AMP1000W,海韵代工,10年保修,之前配机一直用的就是海韵电源,从550W 到650W 服役记录良好,质量很靠谱。据消息说明年新显卡功耗剧增,这次抱着一步到位的想法直接上1000W,以战未来。
装机过程
安装上主板、电源,内部空间还是很宽敞的
顶部安装了两个140CM 风扇用于出风,品牌是德商必酷,必酷的机箱、风冷散热器都有在用,设计很有特点、做工很好,风扇也很静音。
槽点来了,电源线插头会跟一些品牌电源插口朝向发生冲突,导致电源插头只能90度弯折塞进机箱边缘的空隙内,大家安装时要多注意!按上面我的示范安装对线材保护会更好些,也希望厂家看到能重视做对应的改进。
重点来了,电源长度是14CM,与显卡的空间还有约7.5CM,不过显卡占用的是机箱第2、第3 两个PICE挡板,也就是说显卡比平常情况要低了1槽位,即使那样,还有6CM 的预留空间给到电源理线的,即便是16CM 长度的电源也不成问题。
风扇与机箱的缝隙约有1CM,正好能塞下灯条,不需要任何辅助固定
灯条上下各放置1条,下面也一样处理。
一体I/O挡板颜色 跟机箱还是很配的
背板理线效果
整机接近完成效果,风冷散热器兼容高度168mm,利民FC140 能轻松放下,整体上空间仍然保持宽敞,对散热比较有利。
正常开机!
RGB灯条效果展示
全黑RGB灯效效果,有没有给到大家一种低调而奢华的满足感呢
测试部分
Windows 11系统+最新更新
SSD 测试成绩,读取、写入成绩一致性不错,4K除外哦
CPU-Z 测试成绩,默频下 单核性能接近800大关,性能炸裂啊!无论面对自家11代 或是竞品zen3 简直就是完虐,多核心成绩已经追平了AMD 12核心5900X,看来E 效能核心确实很强大。
AIDA64 内存测试成绩,只打开XMP,中规中矩,就是L3 延迟略高
R23 测试成绩,时长10min,单核成绩1927、多核成绩22791
PCMark 10 Extended 测试成绩,突破10W大关
待机测试,风扇策略为静音,散热器风扇转速700-1000,顶部、后出风扇500-800,底部风扇定速500,录得噪音40分贝,很静音
游戏测试,绝地求生玩了4小时,CPU风扇转速约1000,CPU温度65、室温22,噪音54分贝,噪音来源主要是显卡风扇,虽然能明显听到但不会觉得嘈,效果还是满意的。
烤鸡测试,默频单烤FPU 最高温度84,室温22,手测玻璃侧板温度不高只是微微温热,机箱散热较快,没明显积热的现象,同时CPU风扇转速限制在1000,非常静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