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攒一台电竞主机、家用主机、酷炫主机无从下手?想省钱又怕性能不达标?值得买帮你打造定制化DIY装机工具,自助全网比价装机,提供最适合的搭配方案,解决各种攒机场景下难题。>快快使用戳这里<创作立场声明:所有产品均为自己购买,坚持独立的评价观点是笔者创作的基本底线,绝不会因商品来源不同而有所偏颇,请各位放心。
家里late 2015版的iMac 27在更新Bug sur之后,越来越力不从心。iMac的配置是i5 6500以及8G DDR3内存,配1T融合硬盘(就是有SLC缓存的机械)。显然CPU与内存不是瓶颈——而是出在使用了五年的机械硬盘上。为了不让iMac打字都卡顿,更换固态以不可避免。
PS:late 2015的机器CPU内存硬盘都能升级,但CPU的价格实在是™离谱(4c8t的6700k还要1k5?10300性能更好价格砍半)。况且升级到6700K意义不大,有CPU GPU RAM需求的软件我还得丢到Windows上处理。因此这次就只升级储存,不升级CPU了。
固态选择
一开始打算选择三星860evo或者闪迪extreme,这两款入门级TLC固态此前我都有购买。但最近灵车产品买的比较多,前几天看到了张大妈上有接近0.5/T的“大牌”固态,雷(江)克(波)沙(龙)NS200系列。心想反正iMac以闲置为主,写入量并不可能太大。雷克沙再差也用的自己打标的白片,遂欣然上车:天猫商家说售完即止,但观察发现售完继续补货了几十个
0.55/T的价格可以接受,但还是偏贵(毕竟SN550我0.65/T购入的),在更换硬盘之前先拆开看看到底是什么货色。
硬盘拆解
拆解之前去官网查询一下该硬盘的说明:感觉到有一些不对
官网写的容量为512GB,但到手的却是480GB。官网上容量为480GB的硬盘名为NQ100——看到这个代号不免让人虎躯一震,显然NQ100系列为QLC颗粒。
NS200的规格
NS200缩水成480GB的容量说明厂家划分了32GB用于预(屏)留(蔽)空(坏)间(块)。TBW表明该硬盘拥有500次以上的写入寿命,果真是TLC中的辣鸡(NQ100这种QLC硬盘都有700次写入寿命,真是一个敢标一个敢买)
看完了官网,开箱一下这款硬盘。外包装:
看起来和sd卡一样
写入速度看着还不错
包装里是说明书以及硬盘:
中规中矩
卡扣摘下就能打开,正面有两颗颗粒:
两个雷克沙自己打标的颗粒
背面是另外两颗颗粒,慧荣SM2258H主控,以及一个海力士H5TQ4G63CFR 4Gb DDR3内存颗粒。
背面的主控+缓存
看到这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了下来,不管硬盘用的什么颗粒,3D TLC是肯定的,至少不会遇到QLC了。仔细查看编号(照片没拍出来),为29F1T08EMHAF,是镁光产雷克沙打标片。单颗容量1Tb,四颗组成512GB。拆解结果与外网其他人的拆解一致。
插上硬盘盒连电脑,硬盘实际可用空间为447.12GB:
相比512GB的固态少了约30GB
跑分的话搬运卖家下面的评论:
顺序读写:521.7MBps 463.74Mbps
4K读写:41.41MBps 100.12MBps
4K64:381.9MBps 345.5Mbps
中规中矩,再怎么差也是镁光白片,安全下车后来到了重头戏:拆下iMac的屏幕
iMac拆屏幕
因为拆开屏幕后会破坏原本的胶条,因此需要购买新的胶条(不然屏幕可能用着用着掉下来)。在淘宝商家那一次性购买了拆屏套装+胶条+吸盘,准备开拆。拆之前先time machine备份一下:
备份出了45.8GB数据
屏幕拆卸并不困难,用刀片划开左右以及顶部的胶条后,用吸盘小心分离屏幕。需要注意摄像头附近有排线,划开屏幕需小心避免割裂排线。教程网上有很多,就不详细描述了。如果你打算自己动手更换,请搜索详细的步骤(本篇文章并不详细)
用金属划开屏幕(实际上用的是刀片)
如果担心屏幕掉下砸坏,可以在床上进行更换。记得铺一个被罩免得灰尘弄脏床单。注意屏幕和机器在橙色的位置有排线连接,左边的排线是电源,直接拔出来。右边的是信号线,需要提起锁扣再取出。拔出两个排线后就可以安全地扯出屏幕。
iMac的内部结构
首先松开红色的螺丝,将扬声器往旁边移动。之后卸下绿色位置的两个螺丝取出硬盘固定器。硬盘断开sata线后就可以移除。iMac默认用的是1TB希捷硬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暂且丢到一边去。
拆下硬盘后的特写
注意iMac用的硬盘架有些特别,因此大概率你手上是没有合适的架子用以固定2.5寸ssd的。我的做法是裁一块比3.5硬盘稍大的泡沫塑料直接压在ssd上,确认安装好后撕下原本的胶,贴上新的胶条,安装回屏幕。
失败的重装
开机按command+R进入恢复模式,联网后插入time machine备份盘,选择从time machine恢复——没反应。找了另一台mac插上备份盘,打开硬盘实用工具发现分区不能识别。大家在制作好备份盘后一定要二次检查其是否制作成功(说实话,时间机器我用过三次,只有一次成功过。。。所以后来重要数据直接丢onedrive了)
如果没有时间机器,那只能重新安装MacOS Sierra(电脑固件内包含的出厂镜像),随后再进入系统升级为Big Sur……中间的过程不详细叙述,最终经过四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安装好了所需的软件。(第一个小时升级系统,第二个小时搞定homebrew,第三四个小时用于回忆该安装什么软件)
其实一台上网用的机器128GB就够
更换后的体验
由于intel从15年来一直都在打磨14nm++,这台iMac的6代CPU放在今天依然不过时,而M380图形卡也高于intel UHD核显,大概和NVIDA的MX150相当。5K下大型动画也较为流畅,实际使用上相比之前打字都卡的机械舒服了很多。不过流畅的动画仅在默认缩放比例下实现,稍微增加渲染分辨率启动台动画便开始丢帧。大型软件也不需要等待半分钟打开,affinity photo以及ps都能在十秒钟内加载完毕。同时打开多个软件后输入法也不会卡顿。300元不到的成本+自己动手进行升级,就能获得一台宛如全新的电脑。
iMac 5K系列一直都是买屏幕送电脑(屏幕面板需要2K,加上驱动版,外壳等至少价值4K)。所以2020年的机械硬盘5K iMac,升级到固态将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此外iMac是如今唯一的能自行更换内存+CPU的苹果电脑,如果真要对苹果产品说性价比,iMac无疑是排第一的产品。
网友评论